 |
-- 會員 / 註冊 --
|
|
|
|
UG NX 12.0中文版機械設計自學速成 ( 簡體 字) |
作者:葉國華 | 類別:1. -> 工程繪圖與工程計算 -> UG |
譯者: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3dWoo書號: 55276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缺書】 NT售價: 450 元 |
出版日:10/1/2021 |
頁數:362 |
光碟數:0 |
|
站長推薦:  |
印刷:黑白印刷 | 語系: ( 簡體 版 ) |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
ISBN:9787115570529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序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本書以豐富的實例為引導,介紹了包括草圖、特征建模、裝配建模、工程圖設計在內的UG機械設計的各種設計方法。全書按知識結構分為12章,內容包括UG NX 12.0簡介、基本操作、建模基礎、曲線功能、草圖設計、基本建模、特征建模、特征操作、編輯特征、曲面功能、裝配建模、工程圖等知識。本書知識介紹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各章節既相對獨立又前后關聯,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及時給出總結和相關提示,幫助讀者快捷地掌握所學知識。全書解說翔實,圖文并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 本書可以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工具書,也可作為初學者的入門教材。 本書隨書所配電子文件包含全書實例源文件和實例操作過程視頻文件,可以幫助讀者更加輕松自如地學習本書知識。 |
目錄:第 1章 UG NX 12.0簡介 1 1.1 UG NX 12.0的啟動 2 1.2 界面 2 1.2.1 標題 3 1.2.2 菜單 3 1.2.3 選項卡 4 1.2.4 工作區 5 1.2.5 坐標系 5 1.2.6 快捷菜單 6 1.2.7 資源工具條 6 1.2.8 提示行 7 1.2.9 狀態行 7 1.3 選項卡的定制 7 1.3.1 選項卡/條 7 1.3.2 命令 8 1.3.3 圖標/工具提示 9 1.3.4 快捷方式 9 1.4 系統的基本設置 10 1.4.1 環境設置 10 1.4.2 默認參數設置 10 第 2章 基本操作 13 2.1 功能模塊 14 2.1.1 集成環境入口 14 2.1.2 建模 14 2.1.3 外觀造型設計 14 2.1.4 制圖 14 2.1.5 加工 14 2.1.6 結構分析 15 2.1.7 運動分析 15 2.1.8 鈑金 15 2.1.9 管路 15 2.1.10 注塑模向導 15 2.1.11 塊UI樣式編輯器 15 2.2 文件操作 16 2.2.1 新建文件 16 2.2.2 打開關閉文件 17 2.2.3 導入導出文件 18 2.2.4 文件操作參數設置 20 2.3 對象操作 21 2.3.1 觀察對象 21 2.3.2 選擇對象 22 2.3.3 改變對象的顯示方式 23 2.3.4 隱藏對象 25 2.3.5 對象成組 26 2.3.6 對象變換 27 2.4 坐標系操作 31 2.4.1 坐標系的變換 31 2.4.2 坐標系的定義 32 2.4.3 坐標系的保存、顯示和隱藏 33 2.5 視圖與布局 33 2.5.1 視圖 33 2.5.2 布局 35 2.6 圖層操作 36 2.6.1 圖層的分類 37 2.6.2 圖層的設置 37 2.6.3 圖層的其他操作 38 第3章 建模基礎 40 3.1 UG參數設置 41 3.1.1 對象首選項 41 3.1.2 用戶界面首選項 41 3.1.3 資源板 44 3.1.4 選擇首選項 44 3.1.5 裝配首選項 45 3.1.6 草圖首選項 46 3.1.7 制圖首選項 48 3.1.8 建模首選項 50 3.1.9 可視化首選項 52 3.1.10 可視化性能首選項 56 3.2 基準建模 57 3.2.1 點 57 3.2.2 基準平面 59 3.2.3 基準軸 60 3.2.4 基準坐標系 60 3.3 布爾運算 61 3.3.1 合并 61 3.3.2 減去 62 3.3.3 相交 62 第4章 曲線功能 63 4.1 曲線 64 4.1.1 點及點集 64 4.1.2 直線 66 4.1.3 圓和圓弧 67 4.1.4 拋物線 68 4.1.5 雙曲線 68 4.1.6 藝術樣條 68 4.1.7 規律曲線 71 4.1.8 螺旋線 72 4.2 曲線操作 73 4.2.1 偏置 73 4.2.2 在面上偏置 74 4.2.3 橋接 76 4.2.4 簡化 77 4.2.5 復合曲線 77 4.2.6 投影 78 4.2.7 組合投影 80 4.2.8 纏繞/展開 81 4.2.9 相交 82 4.2.10 截面 83 4.2.11 鏡像 84 4.3 曲線編輯 85 4.3.1 編輯曲線參數 85 4.3.2 修剪曲線 88 4.3.3 分割曲線 88 4.3.4 曲線長度 90 4.3.5 光順樣條 91 4.4 實例——鞋子曲線 92 第5章 草圖設計 101 5.1 草圖基礎知識 102 5.1.1 作為特征的草圖 102 5.1.2 草圖的激活 103 5.1.3 草圖和層 103 5.1.4 自由度箭頭 103 5.1.5 草圖中的顏色 104 5.2 草圖建立 105 5.2.1 草圖創建的一般步驟 105 5.2.2 草圖的視角 105 5.2.3 草圖的重新定位 105 5.2.4 草圖的繪制 106 5.3 草圖約束 109 5.3.1 建立尺寸約束 110 5.3.2 建立幾何約束 112 5.3.3 動畫演示尺寸 113 5.3.4 轉換至/自參考對象 113 5.3.5 備選解 114 5.4 草圖操作 114 5.4.1 鏡像曲線 114 5.4.2 拖動 114 5.4.3 偏置曲線 115 5.4.4 編輯曲線參數 115 5.4.5 編輯定義截面 115 5.4.6 添加現有曲線 116 5.4.7 投影曲線 116 5.4.8 重新附著草圖 117 5.4.9 草圖更新 117 5.4.10 刪除草圖 117 5.5 綜合實例——軸承草圖 117 第6章 基本建模 122 6.1 簡單實體 123 6.1.1 長方體 123 6.1.2 實例——插槽 123 6.1.3 圓柱 126 6.1.4 實例——墊圈 126 6.1.5 圓錐 127 6.1.6 實例——簡易支墩 128 6.1.7 球 130 6.1.8 實例——陀螺 131 6.2 實體建模 133 6.2.1 拉伸 133 6.2.2 實例——圓頭平鍵 135 6.2.3 旋轉 137 6.2.4 實例——銷 139 6.2.5 沿引導線掃掠 140 6.2.6 實例——O型密封圈 141 6.2.7 管 142 6.2.8 實例——軸承 143 6.3 GC工具箱 146 6.3.1 齒輪建模 146 6.3.2 彈簧設計 148 6.3.3 實例——斜齒輪 149 6.4 綜合實例——活動鉗口主體 156 第7章 特征建模 160 7.1 特征成形 161 7.1.1 孔 161 7.1.2 實例——完成活動鉗口 162 7.1.3 凸起 164 7.1.4 實例——填料壓蓋 167 7.1.5 槽 169 7.1.6 實例——螺釘1 171 7.1.7 螺紋 174 7.1.8 實例——螺釘2 176 7.1.9 用戶自定義 176 7.2 綜合實例——齒輪軸 178 第8章 特征操作 187 8.1 細節特征 188 8.1.1 拔模角 188 8.1.2 實例——花鍵軸 190 8.1.3 邊倒圓 195 8.1.4 實例——滾輪 197 8.1.5 面倒圓 201 8.1.6 倒斜角 202 8.1.7 實例——螺母M10 203 8.1.8 球形拐角 206 8.2 關聯復制特征 206 8.2.1 陣列特征 206 8.2.2 實例——窺視孔蓋板 208 8.2.3 鏡像特征 212 8.2.4 實例——護口板 213 8.2.5 鏡像幾何體 215 8.2.6 提升體 215 8.2.7 抽取幾何體 216 8.2.8 實例——完成端蓋 218 8.3 聯合體 223 8.3.1 縫合 223 8.3.2 修補 224 8.4 偏置/縮放特征 225 8.4.1 抽殼 225 8.4.2 包裹幾何體 226 8.4.3 偏置面 227 8.4.4 縮放體 227 8.4.5 實例——酒杯 228 8.5 修剪 234 8.5.1 刪除面 234 8.5.2 修剪體 235 8.5.3 拆分體 236 8.5.4 實例——修剪壺把 236 8.6 綜合實例——鉗座 237 第9章 編輯特征 244 9.1 特征編輯 245 9.1.1 編輯特征參數 245 9.1.2 實例——螺釘M10×20 246 9.1.3 編輯位置 249 9.1.4 實例——完成螺釘M10×20 250 9.1.5 移動特征 252 9.1.6 特征重排序 252 9.1.7 替換特征 253 9.1.8 抑制特征和釋放 253 9.1.9 由表達式抑制 254 9.1.10 移除參數 255 9.1.11 編輯實體密度 255 9.1.12 特征重播 255 9.2 同步建模 255 9.2.1 拉出面 256 9.2.2 調整面的大小 256 9.2.3 偏置區域 257 9.2.4 替換面 258 9.2.5 移動面 258 9.2.6 陣列面 259 9.3 綜合實例——螺栓 260 第 10章 曲面功能 266 10.1 自由曲面創建 267 10.1.1 通過點或極點構建曲面 267 10.1.2 直紋面 269 10.1.3 通過曲線組 271 10.1.4 通過曲線網格 274 10.1.5 掃掠 276 10.1.6 截面 279 10.1.7 延伸 283 10.1.8 規律延伸 284 10.1.9 橋接 285 10.1.10 偏置曲面 286 10.1.11 拼合 286 10.1.12 修剪片體 288 10.1.13 片體加厚 288 10.2 自由曲面編輯 289 10.2.1 X型 289 10.2.2 I型 290 10.2.3 擴大 291 10.2.4 更改次數 292 10.2.5 更改邊 292 10.2.6 更改剛度 294 10.2.7 法向反向 294 10.3 綜合實例——燈管 295 第 11章 裝配建模 301 11.1 裝配概述 302 11.1.1 相關術語和概念 302 11.1.2 引用集 302 11.2 裝配導航器 303 11.2.1 功能概述 303 11.2.2 預覽面板和依附性面板 304 目 錄 11.3 自底向上裝配 304 11.3.1 添加已經存在的部件 305 11.3.2 組件的裝配 306 11.4 自頂向下裝配 309 11.4.1 第 一種設計方法 309 11.4.2 第二種設計方法 311 11.5 裝配爆炸圖 312 11.5.1 爆炸圖的建立 312 11.5.2 自動爆炸視圖 312 11.5.3 編輯爆炸視圖 313 11.6 組件族 313 11.7 裝配信息查詢 315 11.8 裝配序列化 317 11.9 綜合實例——臺虎鉗裝配圖 319 11.9.1 裝配臺虎鉗 319 11.9.2 臺虎鉗爆炸圖 330 第 12章 工程圖 333 12.1 工程圖概述 334 12.2 工程圖參數預設置 335 12.3 圖紙管理 338 12.3.1 新建工程圖 338 12.3.2 編輯工程圖 339 12.4 視圖管理 339 12.4.1 建立基本視圖 339 12.4.2 投影視圖 340 12.4.3 局部放大視圖 340 12.4.4 剖視圖 340 12.4.5 局部剖視圖 341 12.4.6 斷開視圖 342 12.5 視圖編輯 344 12.5.1 視圖對齊 344 12.5.2 視圖相關編輯 345 12.5.3 剖面線 346 12.5.4 移動/復制視圖 347 12.5.5 視圖邊界 348 12.5.6 顯示與更新視圖 349 12.6 標注與符號 349 12.6.1 尺寸標注 349 12.6.2 注釋 353 12.6.3 定制 355 12.6.4 符號標注 355 12.7 綜合實例——端蓋工程圖 356 |
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