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區塊鏈:比特幣、加密貨幣及其共識機制入門

( 簡體 字)
作者:[奧]Aljosha Judmayer, Nicholas Stifter 等類別:1. -> 程式設計 -> 區塊鏈
譯者: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區塊鏈:比特幣、加密貨幣及其共識機制入門 3dWoo書號: 50797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NT售價: 195

出版日:3/11/2019
頁數:185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11615323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內容簡介:

本書從*基本的定義開始,逐漸深入各類相關技術的原理,*后講述了區塊鏈及加密貨幣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本書具體結構如下:第1章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介紹了加密貨幣;第2章簡要介紹了符號和定義;第3章概述了推動比特幣發明的密碼學歷史;第4章討論了比特幣作為現代分布式PoW的加密貨幣的原型,并強調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的基本屬性;第5章敘述了以比特幣為例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人機交互,并從用戶的角度討論了比特幣的可用性、隱私性和安全性;第6章討論了在分布式容錯計算環境中的Nakamoto共識,并強調了對這種新的共識方法建模的發展;第7章介紹了加密貨幣的未來發展和區塊鏈技術的其他應用。
目錄:

原書前言

第一章入門 // 1
1.1 加密貨幣的各個方面 4
1.2 加密貨幣社團 5
1.3 從加密貨幣到區塊鏈 6
1.4 模擬石塊鏈 7
1.4.1 石塊鏈的安全模型 11
1.5 本書的結構 14

第二章背景 // 15
2.1 加密貨幣基礎知識 16
2.1.1 加密哈希函數 16
2.1.2 不對稱加密 19
2.2 注釋,符號和定義 22

第三章 加密貨幣的歷史 // 23
3.1 比特幣之前 25
3.1.1 數字現金的早期 25
3.1.2 CYPHERPUNK運動 26
3.1.3 加密貨幣的發展 27
3.2 比特幣 29

第四章 比特幣 // 31
4.1 比特幣簡介 32
4.1.1 加密技術的組成部分 34
4.2 核心數據結構和概念 36
4.2.1 塊 37
4.2.2 區塊鏈 39
4.2.3 地址 42
4.2.4 交易 43
4.3 共識管理 49
4.3.1 工作量證明的基本思想 50
4.3.2 工作量證明概述 52
4.3.3 比特幣中的工作量證明 56
4.3.4 挖礦 62
4.3.5 區塊鏈分叉 65
4.3.6 雙重支出 68
4.3.7 雙重支出成功概率 72
4.4 網絡和通信管理 74
4.4.1 播種和連接 75
4.4.2 網絡結構和覆蓋網絡 77
4.5 數字資產管理 78
4.6 代幣 79
4.6.1 域名幣和合并挖礦 79
4.6.2 其他例子 83

第五章 貨幣管理工具 // 85
5.1  CMTS的歷史和分類 87
5.2 隱喻 90
5.3 可用性 91
5.3.1 比特幣管理策略和工具 92
5.3.2 匿名 96
5.3.3 可用性的認知 97
5.4 用戶安全性體驗 98
5.5 加密貨幣使用場景 101

第六章 Nakamoto共識 // 103
6.1 比特幣可以解決的問題 104
6.1.1 可信第三方 105
6.1.2 分布式系統中的信任 106
6.1.3  分散信任 107
6.2 分布式系統中的共識和容錯 109
6.2.1 共識 110
6.2.2 系統模型及其影響 115
6.2.3 拜占庭容錯 123
6.2.4 隨機共識協議 134
6.3 走進NAKAMOTO(中本聰)共識 141
6.3.1 NAKAMOTO共識定義 144

第七章 結論和公開挑戰 // 153
7.1 結論 160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