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ANSYS 17.0有限元分析完全自學手冊 第2版

( 簡體 字)
作者:賈長治;李志尊類別:1. -> 工程繪圖與工程計算 -> ANSYS
譯者: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ANSYS 17.0有限元分析完全自學手冊  第2版 3dWoo書號: 47312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NT售價: 350

出版日:7/1/2017
頁數:362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11572114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內容簡介:

《ANSYS 17.0有限元分析完全自學手冊 第2版》分為兩篇,第壹篇為操作基礎篇,詳細介紹了ANSYS分析全流程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共7章:第1章介紹ANSYS入門基礎;第2章介紹創建幾何模型;第3章介紹模型創建過程;第4章介紹模型的網格劃分;第5章介紹載荷施加及載荷步;第6章介紹有限元模型求解;第7章介紹通用及時間歷程后處理。第二篇為專題實例篇,按不同的分析專題講解了各種分析專題的參數設置方法與技巧,共11章:第8章介紹結構靜力分析;第9章介紹模態分析;第10章介紹譜分析;第11章介紹諧響應分析;第12章介紹瞬態動力學分析;第13章介紹非線性分析;第14章介紹接觸問題分析;第15章介紹結構屈曲分析;第16章介紹熱力學分析;第17章為電磁場分析;第18章介紹耦合場分析。書中所有實例的模型素材文件和命令代碼均在隨書附贈網盤中,讀者可掃描封底相應二維碼自行下載。
《ANSYS 17.0有限元分析完全自學手冊 第2版》適用于ANSYS軟件的初、中級用戶,以及有初步使用經驗的技術人員;本書可作為理工科院校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學習ANSYS軟件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從事結構分析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ANSYS軟件的參考書。

目錄:

操作基礎篇

第1章ANSYS入門簡述
1.1 ANSYS概述
1.1.1 ANSYS的功能
1.1.2 ANSYS的發展
1.2 ANSYS 17.0的安裝與啟動
1.2.1 設置運行環境
1.2.2 啟動與退出
1.3 ANSYS分析求解過程
1.3.1 創建模型
1.3.2 加載及求解
1.3.3 兩個后處理
1.4 ANSYS文件系統管理
1.4.1 文件類型
1.4.2 文件管理

第2章創建幾何模型
2.1 坐標系基礎
2.1.1 總體及局部坐標系
2.1.2 顯示坐標系
2.1.3 節點坐標系
2.1.4 單元坐標系
2.1.5 結果坐標系
2.2 工作平面的使用
2.2.1 定義一個新的工作平面
2.2.2 控制工作平面的顯示和樣式
2.2.3 移動工作平面
2.2.4 旋轉工作平面
2.2.5 還原一個已定義的工作平面
2.3 布爾操作
2.3.1 布爾運算的設置
2.3.2 布爾運算之后的圖元編號
2.3.3 交運算
2.3.4 兩兩相交
2.3.5 相加
2.3.6 相減
2.3.7 利用工作平面作減運算
2.3.8 搭接
2.3.9 分割
2.3.10 粘接(或合并)
2.4 移動、復制和縮放幾何模型
2.4.1 按照樣本生成圖元
2.4.2 由對稱映像生成圖元
2.4.3 將樣本圖元轉換坐標系
2.4.4 實體模型圖元的縮放
2.5 實例——框架結構的實體建模
2.5.1 問題描述
2.5.2 GUI操作方法
2.5.3 命令方式

第3章模型創建過程
3.1 自底向上創建幾何模型
3.1.1 關鍵點
3.1.2 硬點
3.1.3 線
3.1.4 面
3.1.5 體
3.1.6 自底向上建模實例
3.2 自頂向下創建幾何模型(體素)
3.2.1 創建面體素
3.2.2 創建實體體素
3.2.3 自頂向下建模實例
3.3 實例——軸承座的實體建模
3.3.1 GUI方式
3.3.2 命令方式

第4章模型的網格劃分
4.1 有限元網格概論
4.2 影響網格因素
4.2.1 生成單元屬性表
4.2.2 分配單元屬性
4.3 網格劃分的控制
4.3.1 ANSYS網格劃分工具(MeshTool)
4.3.2 單元形狀
4.3.3 選擇自由或映射網格劃分
4.3.4 控制單元邊中節點的位置
4.3.5 劃分自由網格時的單元尺寸控制(SmartSizing)
4.3.6 映射網格劃分中單元的默認尺寸
4.3.7 局部網格劃分控制
4.3.8 內部網格劃分控制
4.3.9 生成過渡棱錐單元
4.3.10 將退化的四面體單元轉化為非退化的形式
4.3.11 執行層網格劃分
4.4 自由及映射網格劃分控制
4.4.1 自由網格劃分
4.4.2 映射網格劃分
4.5 實例——框架結構的網格劃分
4.5.1 GUI方式
4.5.2 命令方式
4.6 延伸和掃掠
4.6.1 延伸(Extrude)生成網格
4.6.2 掃掠(VSWEEP)生成網格
4.7 直接生成網格模型
4.7.1 節點
4.7.2 單元
4.8 實例——軸承座的網格劃分
4.8.1 GUI方式
4.8.2 命令方式

第5章載荷施加及載荷步
5.1 載荷概念
5.1.1 什么是載荷
5.1.2 載荷步、子步和平衡迭代
5.1.3 時間參數
5.1.4 階躍載荷與坡道載荷
5.2 施加載荷
5.2.1 實體模型載荷與有限單元載荷
5.2.2 施加載荷
5.2.3 利用表格來施加載荷
5.2.4 軸對稱載荷與反作用力
5.3 實例——軸承座的載荷和約束施加
5.3.1 GUI方式
5.3.2 命令方式
5.4 載荷步選項
5.4.1 通用選項
5.4.2 非線性選項
5.4.3 動力學分析選項
5.4.4 輸出控制
5.4.5 創建多載荷步文件
5.5 實例——框架結構的載荷和約束施加
5.5.1 GUI方式
5.5.2 命令方式

第6章有限元模型求解
6.1 求解概論
6.1.1 直接求解法
6.1.2 稀疏矩陣法
6.1.3 雅可比共軛梯度法
6.1.4 不完全分解共軛梯度法
6.1.5 預條件共軛梯度法
6.1.6 自動迭代解法選項
6.1.7 獲得解答
6.2 指定求解類型
6.2.1 Abridged Solution 菜單選項
6.2.2 求解控制對話框
6.3 多載荷步求解
6.3.1 多重求解法
6.3.2 使用載荷步文件法
6.3.3 數組參數法(矩陣參數法)
6.4 重新啟動分析
6.4.1 重啟動分析
6.4.2 多載荷步文件的重啟動分析
6.5 求解前預估
6.5.1 估計運算時間
6.5.2 估計文件的大小
6.5.3 估計內存需求
6.6 實例——軸承座和框架結構模型求解

第7章 通用及時間歷程后處理
7.1 后處理概述
7.1.1 結果文件類型
7.1.2 后處理可用的數據類型
7.2 通用后處理器(POST1)
7.2.1 將數據結果讀入數據庫
7.2.2 圖像顯示結果
7.2.3 列表顯示結果
7.2.4 將結果旋轉到不同坐標系中顯示
7.3 實例——軸承座計算結果后處理
7.3.1 GUI方式
7.3.2 命令方式
7.4 時間歷程后處理(POST26)
7.4.1 定義和儲存POST26變量
7.4.2 檢查變量
7.4.3 POST26后處理器的其他功能
7.5 實例——框架結構計算結果后處理
7.5.1 GUI方式
7.5.2 命令方式

專題實例篇

第8章 結構靜力分析
8.1 靜力分析介紹
8.2 實例——內六角扳手的靜態分析
8.2.1 問題的描述
8.2.2 GUI路徑模式
8.2.3 命令流方式

第9章 模態分析
9.1 模態分析概論
9.2 實例——小發電機轉子模態分析
9.2.1 分析問題
9.2.2 建立模型
9.2.3 進行模態設置、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9.2.4 查看結果
9.2.5 命令流方式

第10 章譜分析
10.1 譜分析概論
10.1.1 響應譜
10.1.2 動力設計分析方法(DDAM)
10.1.3 功率譜密度(PSD)
10.2 實例——簡單梁結構響應譜分析
10.2.1 問題描述
10.2.2 GUI操作方法
10.2.3 命令流方式

第11章 諧響應分析
11.1 諧響應分析概論
11.1.1 完全法(Full Method)
11.1.2 減縮方法(Reduced Method)
11.1.3 模態疊加法(Mode Superposition Method)
11.1.4 3種方法的共同局限性
11.2 實例——懸臂梁諧響應分析
11.2.1 分析問題
11.2.2 建立模型
11.2.3 查看結果
11.2.4 命令流方式

第12章 瞬態動力學分析
12.1 瞬態動力學概論
12.1.1 完全法(Full Method)
12.1.2 模態疊加法(Mode Superposition Method)
12.1.3 減縮法(Reduced Method)
12.2 實例——哥倫布阻尼的自由振動分析
12.2.1 問題描述
12.2.2 GUI模式
12.2.3 命令流方式

第13章 非線性分析
13.1 非線性分析概論
13.1.1 非線性行為的原因
13.1.2 非線性分析的基本信息
13.1.3 幾何非線性
13.1.4 材料非線性
13.1.5 其他非線性問題
13.2 實例——鉚釘非線性分析
13.2.1 問題描述
13.2.2 建立模型
13.2.3 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13.2.4 查看結果
13.2.5 命令流方式

第14章 接觸問題分析
14.1 接觸問題概論
14.1.1 一般分類
14.1.2 接觸單元
14.2 實例——陶瓷套管的接觸分析
14.2.1 問題描述
14.2.2 GUI方式
14.2.3 命令流方式

第15 章結構屈曲分析
15.1 結構屈曲概論
15.2 實例——薄壁圓筒屈曲分析
15.2.1 分析問題
15.2.2 操作步驟
15.2.3 命令流

第16章 熱力學分析
16.1 熱分析概論
16.1.1 熱分析的特點
16.1.2 熱分析單元
16.2 實例——長方體形坯料空冷過程分析
16.2.1 問題描述
16.2.2 問題分析
16.2.3 GUI操作步驟
16.2.4 命令流方式
16.3 實例——某零件鑄造過程分析
16.3.1 問題描述
16.3.2 問題分析
16.3.3 GUI操作步驟
16.3.4 命令流方式

第17章 電磁場分析
17.1 電磁場有限元分析概述
17.1.1 電磁場中常見邊界條件
17.1.2 ANSYS電磁場分析對象
17.1.3 電磁場單元概述
17.2 實例——二維螺線管制動器內瞬態磁場的分析
17.2.1 問題描述
17.2.2 創建物理環境
17.2.3 建立模型、賦予特性、劃分網格
17.2.4 加邊界條件和載荷
17.2.5 求解
17.2.6 命令流方式
17.3 實例——正方形電流環中的磁場
17.3.1 問題描述
17.3.2 創建物理環境
17.3.3 建立模型、賦予特性、劃分網格
17.3.4 加邊界條件和載荷
17.3.5 求解
17.3.6 查看結算結果
17.3.7 命令流方式

第18章 耦合場分析
18.1 耦合場分析的定義
18.2 耦合場分析的類型
18.2.1 直接方法
18.2.2 載荷傳遞分析
18.2.3 直接方法和載荷傳遞
18.3 耦合場分析的單位制
18.4 實例——熱電冷卻器耦合分析
18.4.1 前處理
18.4.2 求解
18.4.3 后處理
18.4.4 命令流方式
18.5 實例——機電系統電路耦合分析實例
18.5.1 前處理
18.5.2 求解
18.5.3 后處理
18.5.4 命令流方式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