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嵌入式Linux基礎教程(第2版)

( 簡體 字)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哈利南(Christopher Hallinan)類別:1. -> 作業系統 -> Linux
   2. -> 電腦組織與體系結構 -> 嵌入式系統
譯者: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嵌入式Linux基礎教程(第2版) 3dWoo書號: 43965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NT售價: 445

出版日:4/1/2016
頁數:454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15402509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內容簡介:

《嵌入式Linux基礎教程(第2版)》是嵌入式Linux的經典教程,介紹了引導加載程序、系統初始化、文件系統、閃存和內核、應用程序調試技巧等,還講述了構建Linux系統的工作原理,用于驅動不同架構的配置,Linux內核源碼樹的特性,如何根據需求配制內核運行時的行為,如何擴展系統功能,用于構建完整嵌入式Linux發行版的常用構建系統,USB子系統和系統配置工具udev等內容。更重要的是,《嵌入式Linux基礎教程(第2版)》闡述了如何修改系統使之滿足讀者自身的需求,確保讀者能夠從中學習一些嵌入式工程中非常有用的提示和技巧。《嵌入式Linux基礎教程(第2版)》適合Linux程序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讀物。
目錄:

目錄
第1章 入門 1
1.1 為什麼選擇Linux 1
1.2 嵌入式Linux現狀 2
1.3 開源和GPL 2
1.4 標準及相關組織 3
1.4.1 Linux標準基礎 3
1.4.2 Linux基金會 4
1.4.3 電信級Linux 4
1.4.4 移動Linux計畫:Moblin 4
1.4.5 服務可用性論壇 5
1.5 小結 5
第2章 綜述 6
2.1 嵌入與非嵌入 6
2.2 剖析嵌入式系統 7
2.2.1 典型的嵌入式Linux開發環境 8
2.2.2 啟動目標板 9
2.2.3 引導內核 10
2.2.4 內核初始化:概述 12
2.2.5 第一個使用者空間進程:init 13
2.3 存儲 14

2.3.1 快閃記憶體 14
2.3.2 NAND型快閃記憶體 15
2.3.3 快閃記憶體的用途 16
2.3.4 快閃記憶體檔案系統 17
2.3.5 記憶體空間 17
2.3.6 執行上下文 19
2.3.7 進程虛擬記憶體 20
2.3.8 交叉開發環境 21
2.4 嵌入式Linux發行版本 22
2.4.1 商業Linux發行版本 24
2.4.2 打造自己的Linux發行版本 24
2.5 小結 24
第3章 處理器基礎 26
3.1 獨立處理器 26
3.1.1 IBM 970FX 27
3.1.2 英特爾奔騰M 27
3.1.3 英特爾淩動TM 28
3.1.4 飛思卡爾MPC7448 28
3.1.5 配套晶片組 28
3.2 集成處理器:片上系統 30
3.2.1 Power架構 30
3.2.2 飛思卡爾Power架構 30
3.2.3 飛思卡爾PowerQUICC I 31
3.2.4 飛思卡爾PowerQUICC II 32
3.2.5 PowerQUICC II Pro 32
3.2.6 飛思卡爾PowerQUICC III 33
3.2.7 飛思卡爾QorIQTM 34
3.2.8 AMCC Power架構 36
3.2.9 MIPS 38
3.2.10 Broadcom MIPS 38
3.2.11 其他MIPS 39
3.2.12 ARM 40
3.2.13 德州儀器ARM 40
3.2.14 飛思卡爾ARM 42
3.2.15 其他ARM處理器 43
3.3 其他架構 43
3.4 硬體平臺 43
3.4.1 CompactPCI 43
3.4.2 ATCA 44
3.5 小結 44
第4章 Linux內核:不同的視角 46
4.1 背景知識 46
4.1.1 內核版本 47
4.1.2 內核源碼庫 48
4.1.3 使用git下載內核代碼 49
4.2 Linux內核的構造 49
4.2.1 頂層源碼目錄 49
4.2.2 編譯內核 50
4.2.3 內核主體:vmlinux 52
4.2.4 內核鏡像的組成部分 53
4.2.5 子目錄的佈局 56
4.3 內核構建系統 57
4.3.1 .config文件 57
4.3.2 配置編輯器 58
4.3.3 Makefile目標 61
4.4 內核配置 66
4.4.1 定制配置選項 68
4.4.2 內核Makefile 71
4.5 內核文檔 72
4.6 獲得定制的Linux內核 72
4.7 小結 73
第5章 內核初始化 75
5.1 合成內核鏡像:Piggy及其他 75
5.1.1 Image對象 78
5.1.2 與具體架構相關的物件 78
5.1.3 開機載入程式 79
5.1.4 引導消息 80
5.2 初始化時的控制流 83
5.2.1 內核入口:head.o 84
5.2.2 內核啟動:main.c 85
5.2.3 架構設置 86
5.3 內核命令列的處理 87
5.4 子系統初始化 92
5.5 init執行緒 94
5.5.1 通過initcalls進行初始化 95
5.5.2 initcall_debug 96
5.5.3 最後的引導步驟 97
5.6 小結 98
第6章 用戶空間初始化 100
6.1 根檔案系統 100
6.1.1 FHS:檔案系統層次結構
標準 101
6.1.2 檔案系統佈局 101
6.1.3 最小化的檔案系統 102
6.1.4 嵌入式根檔案系統帶
來的挑戰 103
6.1.5 試錯法 104
6.1.6 自動化檔案系統構建工具 104
6.2 內核的最後一些引導步驟 104
6.2.1 第一個使用者空間程式 106
6.2.2 解決依賴關係 106
6.2.3 定制的初始進程 107
6.3 init進程 107
6.3.1 inittab 109
6.3.2 Web伺服器啟動腳本示例 111
6.4 初始RAM磁片 112
6.4.1 使用initrd進行引導 113
6.4.2 引導載入程式對initrd的
支持 113
6.4.3 initrd的奧秘所在:
linuxrc 115
6.4.4 initrd探究 116
6.4.5 構造initrd鏡像 116
6.5 使用initramfs 117
6.6 關機 119
6.7 小結 120
第7章 引導載入程式 122
7.1 引導載入程式的作用 122
7.2 引導載入程式帶來的挑戰 123
7.2.1 DRAM控制器 123
7.2.2 快閃記憶體與RAM 123
7.2.3 鏡像的複雜性 124
7.2.4 執行環境 126
7.3 通用引導載入程式:Das U-Boot 126
7.3.1 獲取U-Boot 127
7.3.2 配置U-Boot 127
7.3.3 U-Boot的監控命令 129
7.3.4 網路操作 130
7.3.5 存儲子系統 132
7.3.6 從磁片引導 133
7.4 移植U-Boot 133
7.4.1 EP405的U-Boot移植 133
7.4.2 U-Boot Makefile中的配置
目標 134
7.4.3 EP405的第一次構建 135
7.4.4 EP405 處理器初始化 136
7.4.5 與具體板卡相關的初始化 138
7.4.6 移植總結 141
7.4.7 U-Boot鏡像格式 141
7.5 設備樹物件(扁平設備樹) 143
7.5.1 設備樹源碼 145
7.5.2 設備樹編譯器 148
7.5.3 使用DTB的其他內核鏡像 148
7.6 其他引導載入程式 149
7.6.1 Lilo 149
7.6.2 GRUB 150
7.6.3 其他更多的引導載入程式 151
7.7 小結 152
第8章 設備驅動程式基礎 154
8.1 設備驅動程式的概念 154
8.1.1 可載入模組 155
8.1.2 設備驅動程式架構 155
8.1.3 最小設備驅動程式示例 156
8.1.4 模組構建的基礎設施 157
8.1.5 安裝設備驅動程式 160
8.1.6 載入模組 160
8.1.7 模組參數 161
8.2 模組工具 162
8.2.1 insmod 162
8.2.2 lsmod 163
8.2.3 modprobe 163
8.2.4 depmod 164
8.2.5 rmmod 165
8.2.6 modinfo 165
8.3 驅動程式方法 166
8.3.1 驅動程式中的檔案系統
操作 166
8.3.2 設備號的分配 169
8.3.3 設備節點和mknod 169
8.4 綜合應用 170
8.5 在內核源碼樹外構建驅動 171
8.6 設備驅動程式和GPL 172
8.7 小結 173
第9章 檔案系統 174
9.1 Linux檔案系統概念 175
9.2 ext2 176
9.2.1 掛載檔案系統 177
9.2.2 檢查檔案系統的完整性 178
9.3 ext3 180
9.4 ext4 182
9.5 ReiserFS 182
9.6 JFFS2 183
9.7 cramfs 185
9.8 網路檔案系統 187
9.9 偽檔案系統 190
9.9.1 /proc檔案系統 191
9.9.2 sysfs 194
9.10 其他檔案系統 196
9.11 創建簡單的檔案系統 197
9.12 小結 199
第10章 MTD子系統 201
10.1 MTD概述 201
10.1.1 開啟MTD服務 202
10.1.2 MTD基礎 203
10.1.3 在目標板上配置MTD 205
10.2 MTD分區 205
10.2.1 使用Redboot分區表進行
分區 206
10.2.2 使用內核命令列傳遞分區
信息 210
10.2.3 映射驅動 211
10.2.4 快閃記憶體晶片驅動 213
10.2.5 與具體板卡相關的初始化 214
10.3 MTD工具 215
10.4 UBI檔案系統 219
10.4.1 配置UBIFS 219
10.4.2 構建UBIFS鏡像 220
10.4.3 使用UBIFS作為根檔
系統 222
10.5 小結 222
第11章 BusyBox 224
11.1 BusyBox簡介 224
11.2 BusyBox的配置 225
11.3 BusyBox的操作 227
11.3.1 BusyBox的init 230
11.3.2 rcS初始化腳本示例 232
11.3.3 BusyBox在目標板上的
安裝 233
11.3.4 BusyBox小應用 235
11.4 小結 235
第12章 嵌入式開發環境 237
12.1 交叉開發環境 237
12.2 對主機系統的要求 241
12.3 為目標板提供服務 242
12.3.1 TFTP伺服器 242
12.3.2 BOOTP/DHCP 伺服器 243
12.3.3 NFS伺服器 245
12.3.4 目標板使用NFS掛載根
檔案系統 247
12.3.5 U-Boot中使用NFS掛載根
檔案系統的例子 248
12.4 小結 250
第13章 開發工具 252
13.1 GNU調試器(GDB) 252
13.1.1 調試核心轉儲 253
13.1.2 執行GDB 255
13.1.3 GDB中的調試會話 257
13.2 資料顯示調試器 258
13.3 cbrowser/cscope 260
13.4 追蹤和性能評測工具 261
13.4.1 strace 261
13.4.2 strace命令列選項 264
13.4.3 ltrace 266
13.4.4 ps 267
13.4.5 top 269
13.4.6 mtrace 270
13.4.7 dmalloc 272
13.4.8 內核oops 274
13.5 二進位工具 276
13.5.1 readelf 277
13.5.2 使用readelf查看調試資訊 278
13.5.3 objdump 280
13.5.4 objcopy 281
13.6 其他二進位實用程式 281
13.6.1 strip 281
13.6.2 addr2line 282
13.6.3 strings 282
13.6.4 ldd 282
13.6.5 nm 283
13.6.6 prelink 283
13.7 小結 284
第14章 內核調試技術 286
14.1 內核調試帶來的挑戰 286
14.2 使用KGDB進行內核調試 287
14.2.1 KGDB的內核配置 288
14.2.2 在開啟KGDB時引導
目標板 289
14.2.3 一些有用的內核中斷點 293
14.2.4 KGDB與控制台共用一個
序列埠 294
14.2.5 調試非常早期的內核代碼 295
14.2.6 主線內核對KGDB的支持 296
14.3 內核調試技術 297
14.3.1 gdb遠端串列協定 298
14.3.2 調試優化的內核代碼 300
14.3.3 GDB的用戶自訂命令 307
14.3.4 有用的內核GDB宏 307
14.3.5 調試可載入模組 315
14.3.6 printk調試 319
14.3.7 Magic SysReq key 320
14.4 硬體輔助調試 321
14.4.1 使用JTAG探測器對快閃記憶體
進行程式設計 322
14.4.2 使用JTAG探測器進行調
試 323
14.5 不能啟動的情況 326
14.5.1 早期的序列埠調試輸
出 326
14.5.2 轉儲printk的日誌緩衝
區 327
14.5.3 使用KGDB調試內核異常 328
14.6 小結 329
第15章 調試嵌入式Linux應用程式 331
15.1 目標調試 331
15.2 遠程(交叉)調試 331
15.3 調試共用程式庫 335
15.4 調試多個任務 340
15.4.1 調試多個進程 340
15.4.2 調試多執行緒應用程式 342
15.4.3 調試引導載入程式/快閃記憶體
代碼 345
15.5 其他遠端調試選項 345
15.5.1 使用序列埠進行調試 345
15.5.2 附著到運行的進程上 346
15.6 小結 346
第16章 開源構建系統 348
16.1 為什麼使用構建系統 348
16.2 Scratchbox 349
16.2.1 安裝Scratchbox 349
16.2.2 創建一個交叉編譯目標 350
16.3 Buildroot 351
16.3.1 安裝Buildroot 352
16.3.2 配置Buildroot 352
16.3.3 構建Buildroot 353
16.4 OpenEmbedded 354
16.4.1 OpenEmbedded的組成 355
16.4.2 BitBake中繼資料 355
16.4.3 配方基礎 356
16.4.4 任務 358
16.4.5 類 359
16.4.6 配置中繼資料 360
16.4.7 構建鏡像 361
16.5 小結 362
第17章 即時Linux 363
17.1 什麼是即時 363
17.1.1 軟即時 363
17.1.2 硬實時 364
17.1.3 Linux調度 364
17.1.4 延時 364
17.2 內核搶佔 365
17.2.1 搶佔的障礙 366
17.2.2 搶佔模式 367
17.2.3 SMP內核 368
17.2.4 搶佔延時的根源 369
17.3 即時內核補丁 369
17.3.1 即時補丁的特性 370
17.3.2 O(1)調度器 371
17.3.3 創建即時進程 372
17.4 即時內核的性能分析 373
17.4.1 使用Ftrace追蹤內核行為 373
17.4.2 檢測搶佔被關閉的延時 374
17.4.3 檢測喚醒延時 375
17.4.4 檢測中斷被關閉的延時 377
17.4.5 檢測Soft Lockup 378
17.5 小結 378
第18章 通用序列匯流排 379
18.1 USB概述 379
18.1.1 USB的物理拓撲結構 379
18.1.2 USB的邏輯拓撲結構 381
18.1.3 USB版本 382
18.1.4 USB連接器 382
18.1.5 USB線纜 383
18.1.6 USB模式 384
18.2 配置USB 384
18.3 sysfs和USB設備命名 388
18.4 實用的USB工具 390
18.4.1 USB檔案系統 390
18.4.2 使用usbview 392
18.4.3 USB 實用程式(lsusb) 394
18.5 通用USB子系統 395
18.5.1 USB大型存放區類 395
18.5.2 USB HID類 397
18.5.3 USB CDC類驅動 398
18.5.4 USB網路支援 400
18.6 USB調試 401
18.6.1 usbmon 402
18.6.2 實用USB雜記 403
18.7 小結 403
第19章 udev 405
19.1 什麼是udev 405
19.2 設備發現 406
19.3 udev的默認行為 407
19.4 理解udev規則 409
19.4.1 Modalias 411
19.4.2 典型的udev規則配置 414
19.4.3 udev的初始系統設置 415
19.5 載入平臺設備驅動程式 417
19.6 定制udev的行為 419
19.7 持久的設備命名 420
19.8 udev和busybox配合使用 423
19.8.1 busybox mdev 423
19.8.2 配置mdev 425
19.9 小結 425
附錄A 可配置的U-Boot命令 427
附錄B BusyBox命令 430
附錄C SDRAM介面注意事項 440
附錄D 開源資源 447
附錄E 簡單的BDI-2000設定檔 449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