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4/1 新書到! 3/25 新書到! 12/20新書到! 12/13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Combustion 3完全征服手冊

( 簡體 字)
作者:齊潔坤類別:1. -> 多媒體 -> Combustion
譯者: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Combustion 3完全征服手冊 3dWoo書號: 426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不接受訂購

出版日:2/1/2005
頁數:368
光碟數:1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不接受訂購
ISBN:7121005727x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內容簡介:

目錄:

【內容簡介】
全書以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按照Combustion軟體技術和應用的特點,分為軟體基礎入門、影視合成方式、視頻合成工具、合成場景特效設計、3D通道應用、視頻渲染輸出和綜合實例等部分進行講解。書中實例包含的很多製作思路和設計技巧都具有極強的價值,力求使讀者通過對各章節的學習不僅可以熟練掌握Combustion 3的各項操作、主要功能和製作技巧,更能夠在商業實戰中靈活使用。
本書在講解中提供了盡可能詳細的操作步驟和分解圖片,以幫助讀者毫無壓力地學習。對於沒有接觸過Combustion的讀者只要認真地學習體驗,按照操作步驟練習,即可快速、輕鬆地掌握Combustion 3。對於有一定影視後期製作、合成基礎和讀者,本書更是一本很好的提高和速查手冊。
希望本書帶給讀者Combustion 3軟體的神奇效果,能使讀者感受影視特效製作的真正魅力!
【目錄】
第1章 影視合成的基本概念

1.1 視頻合成的基礎知識
1.2 影視視頻基礎知識
1.2.1 場的概念
1.2.2 寬高比參數
1.2.3 彩色資訊
1.2.4 視頻制式
1.2.5 高清和標清
1.2.6 時間碼
1.2.7 壓縮編碼
本章小結

第2章 Combustion 3的基礎知識

2.1 Combustion 3的基本功能與安裝
2.1.1 Combustion 3的主要功能
2.1.2 如何安裝Combustion 3
2.1.3 Combustion 3支援的導入導出的檔格式
2.2 Combustion 3的特效合成方式
2.2.1 二維合成方式
2.2.2 三維空間合成方式
2.2.3 流程圖式合成方式
2.3 Combustion 3的影視特效合成工具
2.3.1 8位元通道圖像處理工具——LUT
2.3.2 夢幻般的二維粒子系統
2.3.3 應用遮罩和選區
2.3.4 多彩的文本特效
2.3.5 豐富的特效應用
2.3.6 強大的追蹤系統
2.3.7 強大的顏色樣正系統
2.3.8 Combustion與3ds max的配合使用
本章小結

第3章 快速上手Combustion 3

3.1 建立合成場景
3.2 導入素材
3.2.1 選擇導入素材檔
3.2.2 設置“導入素材”對話方塊
3.3 視窗設置
3.3.1 窗口佈局
3.3.2 顯示模式
3.3.3 變換視圖
3.4 工作區面板
3.5 面板和功能表命令
3.6 合成與渲染
本章小結

第4章 圖像的二維合成

4.1 二維合成概述
4.2 合成自己的圖像
4.2.1 建立合成圖像
4.2.2 設置合成圖像
4.3 合成中層的概念和應用
4.3.1 瞭解Combustion中層的概念
4.3.2 新建圖層
4.3.3 層的使用
4.3.4 層與層的疊加方式
4.3.5 增加音頻效果
本章小結

第5章 在真實的三維空間中實現合成

5.1 三維合成的概念
5.2 讓素材在三維空間中運動
5.3 三維空間中的攝像機
5.3.1 攝像機的使用
5.3.2 攝像機的設置
5.3.3 攝像機的屬性調節
5.4 燈光的種類
5.5 三維合成中層的概念
5.5.1 層輪廓
5.5.2 層深度
5.5.3 層選項
5.5.4 層反射
5.5.5 層之間的鏈結
5.6 使用流程圖
5.6.1 流程圖的基本概念
5.6.2 使用流程圖進行編輯
本章小結

第6章 強大的Paint畫筆

6.1 Paint畫筆的操作
6.1.1 Paint畫筆工作區
6.1.2 Paint工具面板
6.2 設置Paint畫筆
6.2.1 填充和描邊
6.2.2 選擇不同筆刷
6.2.3 圖形繪製
6.2.4 畫筆疊加
6.2.5 Onion Skin(洋蔥皮技術)
6.2.6 設計個性筆刷
6.3 風車——畫筆應用實例
本章小結

第7章 顏色校正和摳像

7.1 位深度
7.1.1 位深度的概念
7.1.2 Bit Depth Converter(位深度轉換器)
7.2 顏色校正
7.2.1 色輪的使用
7.2.2 顏色調節
7.2.3 顏色匹配
7.2.4 曲線調節
7.2.5 顏色分析
7.2.6 直方圖調節
7.3 摳像的簡單介紹
7.3.1 摳像的概念
7.3.2 摳像的基本設置和應用
本章小結

第8章 應用遮罩

8.1 遮罩的概念
8.2 創建不同的遮罩
8.2.1 手繪遮罩
8.2.2 圓形遮罩和矩形遮罩的使用
8.2.3 複雜遮罩
8.3 遮罩操作
8.3.1 修改遮罩
8.3.2 邊緣柔化
8.3.3 群組與鎖定
本章小結

第9章 範本、蒙版與選區

9.1 使用範本
9.1.1 瞭解範本
9.1.2 建立場景
9.1.3 建立數字粒子流
9.1.4 製作範本
9.2 蒙版的使用
9.3 選區及其應用
9.3.1 通道選區
9.3.2 複合通道選區
9.3.3 多通道選區
9.3.4 手繪選區
本章小結

第10章 追蹤

10.1 瞭解追蹤
10.2 追蹤面板
10.3 一點追蹤
10.3.1 指定追蹤方式
10.3.2 追蹤範圍
10.3.3 一點追蹤實例——馬隊盾牌
10.3.4 旋轉追蹤實例——自行車賽動畫視頻
10.4 四點追蹤
10.5 多點追蹤
本章小結

第11章 Combustion的特殊效果
11.1 Combustion 3特效概述
11.2 添加、刪除特效
11.3 Blur/Sharpen(模糊/銳化)特效
11.4 Channel(通道)特效
11.5 Distort(扭曲)特效
11.6 Grain Management(顆粒管理)特效
11.7 Noise(噪音)特效
11.8 Stylize(藝術風格)特效
11.9 Transitions(切換)特效
11.10 Video(視頻)特效
本章小結

第12章 Combustion 3的動畫

12.1 動畫的概念
12.1.1 關鍵幀
12.1.2 幀速率
12.2 動畫設置
12.2.1 時間線
12.2.2 動畫屬性控制面板
12.3 動畫製作實例
本章小結

第13章 讓人興奮的粒子

13.1 瞭解粒子
13.2 粒子庫
13.2.1 LIUSION粒子特效庫
13.2.2 單個粒子庫
13.2.3 使用粒子庫
13.2.4 Preview(預覽)窗口
13.3 粒子發射器
13.3.1 4種不同的粒子發射器
13.3.2 粒子發射器狀態設置調節
13.4 粒子狀態設置
13.4.1 調整單個子粒子狀態
13.4.2 對子粒子狀態進行設置
13.5 粒子壁
13.5.1 粒子壁的概念
13.5.2 粒子壁的應用
本章小結

第14章 製作文字特效

14.1 建立文本
14.1.1 創建文本
14.1.2 建立文字特效
14.2 編輯文字特效
14.2.1 滾屏效果
14.2.2 隨機路徑運動
本章小結

第15章 3D通道的應用

15.1 瞭解通道的概念
15.2 應用通道
15.2.1 添加場深度
15.2.2 霧化
15.2.3 發光
15.2.4 光線
15.2.5 運動模糊
本章小結

第16章 Combustion與3ds max的互導

16.1 高級通道
16.1.1 提取ID通道
16.1.2 紋理貼圖
16.2 3ds max場景在Combustion中的合成
本章小結

第17章 渲染輸出

17.1 輸出影片
17.1.1 渲染設置
17.1.2 輸出影片
17.2 網路渲染
17.3 編碼解碼器
17.3.1 基於Windows操作平臺多媒體數位信號編碼
17.3.2 基於Windows操作平臺的多媒體音頻數位信號編碼
17.3.3 基於廣泛操作平臺的QuickTime視頻數位信號編碼
17.3.4 基於廣泛操作平臺的QuickTime音頻數位信號編碼
本章小結

第18章 影視片頭實例

18.1 導入素材
18.2 對比度調節
18.3 製作煙霧
18.4 運動模糊
本章小結

第19章 高級合成廣告片製作

19.1 導入背景序列圖
19.2 導入音頻
19.3 添加文字特效
本章小結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