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睡鼠說:個人電腦之迷幻往事

( 簡體 字)
作者:黃園園類別:1. -> 程式設計 -> 綜合
譯者: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睡鼠說:個人電腦之迷幻往事 3dWoo書號: 41975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NT售價: 340

出版日:7/1/2015
頁數:400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21262821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這個世界需要真正的理想主義者
2014年初接到翻譯此書的邀約時,譯者剛用52天時間完成了《鐘形罩》(Bell Jar )的翻譯校改,并且剛從峴港、會安、順化、胡志明四地( 其實就是越南版的三亞、麗江、西安、上海)的背包游中怡然回返,身心還處在放大假的懶散狀態。不僅如此,聽聞《What theDormouse Said 》是名震江湖的個人電腦史前史,實在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書。只可惜譯者本人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大概用“ 知乎”上某個精彩問答來描述最為貼切:“ 怎么保養筆記本電腦?”“臨睡前我都會摸摸它的頭,說:‘明天也要加油哦’。”(語出
moski ivan)如上種種,初時對于是否接受很是猶豫。最終,一是友人力邀,威逼利誘、恩威并施;二是無巧不巧,十年前寫得一團糟的本科畢業論文正好與反主流文化和新左派有關,一直以來對這段時期的美國歷史都饒有興趣,這才說服自己接下這份沉甸甸的邀約。
于是用兩月時間完成初稿,又用兩月時間三易其稿。因拖欠稿子多日,實在無顏面對編輯,只好惴惴不安、依依不舍地交出終稿。幸而一年之后又有機會從頭核對了兩遍,再次修改潤色了若干語句乃至標點。若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發現有不妥之處或需要改進之處,
還請告知,以便改進。新浪微博“ 河馬跨欄”是也。Blablabla 言歸正傳,三十年前還是天方夜譚的個人電腦,如今已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重塑了人類社會和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環境、我們的生活乃至我們緣何成為現在的自己,都與個人電腦息息相關。不過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說,“ 受益于個人電腦產業帶來的數不勝數的便利之處,人們卻淡忘了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個人電腦產業的奠基人并不是那些企業家,而是一名政治激進分子和一群普通電腦玩家,而他們的初衷只是分享信息而已。”本書便一力為讀者驅散了歷史的迷霧,理清了紛繁復雜的線索和關聯,清晰展現了在反主流文化運動興衰的大時代背景下,個人電腦在舊金山半島上從孕育、誕生到踏上新征途的歷程。
關于個人電腦發展史和計算機業界先鋒的書籍可謂浩如煙海,唯獨本書獨辟蹊徑,以反主流文化浪潮中的政治運動、文化氛圍和人文思潮為切入點,穿插了許多雖不為人知卻格外新奇有趣的緋聞逸事,生動再現了個人電腦的真正源起。讀畢掩卷稍作思考,沒準就能悄然領會硅谷歷代經典計算機產品的設計思路。不僅如此,馬科夫先生在文章布局、故事走向、人物描畫和遣詞用句方面無不展現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實力和技巧。他的文字平和流暢,風格清新活潑,思路自然清澈,且立意深邃有力。無怪乎有科技作家評論道,
此書能給予讀者“ 點燃激情的閱讀體驗”。本書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主要聚焦于反主流文化風起云涌的1960 至1970年代,但對部分人物生平和計算機技術發展脈絡的敘述實則從二戰后期即已開始,一直寫到1976 年比爾·蓋茨發表公開信、宣告軟件產業界和自由軟件界正式開戰為止。書中這一二百個有名有姓的人物里,作者著重描繪了三大研究機構( 增智研究中心、SAIL和PARC)的研究員以及自制電腦俱樂部的成員們,以道格·恩格爾巴特、約翰·麥卡西、弗雷德·摩爾、麥倫·斯托勒羅夫等四人為核心展開故事情節,對艾倫·凱伊、比爾·英格里士、拉里·泰斯勒、萊斯·厄尼斯特、鮑勃·奧布雷克特、斯圖爾特·布蘭德等人也做了濃墨重彩的描寫。雖然他們的背景、專業、志趣、性格、經歷
各不相同,但卻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共同點,那就是都具有真正的理想主義者的特質——抱定理想,百折不回。他們的理想往往超前了一二十年,不為當時的主流群體所認可,甚至被斥為癡人說夢;但正是這些“ 癡人”,在缺人少錢沒機會甚至狗不理的困境中,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憑著對理想的滿腔赤誠和堅定執著,合力締造了硅谷無比輝煌的個人電腦產業。不過,似乎不少理想主義者都有輕微( 乃至重度)的精神潔癖、偏執或者強迫癥。于是作者也以輕松詼諧、飽含感情的筆觸描繪了這些個人電腦先驅們的心路歷程和逸聞趣事,讓我們看到他們并不只是黑客王國中的傳奇英雄,更是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他們的不完美也鑄就了歷史的跌宕起伏及其個人命運的漲跌起落。在時代狂潮中最有局外人之感的恩格爾巴特和弗雷德·摩爾尤其如此。恩格爾巴特對增智構想的追求幾乎到了“ 精神現象”的高度。在二十年的上下求索中,哪怕被人誤解、排擠、批評,他也依然不改初衷。最后,在增智研究中心存亡的緊急關頭,他前往PARC向羅伯特·泰勒求援,可惜還是無功而返,至此他再也無力掌握自己的構想和技術成果。摩爾也是個理想至上、隨性生活的奇人。他篤志追尋心中高潔的政治和社會理想,在發現自己一手創建的自制電腦俱樂部與最初的構想漸行漸遠后,他在個人電腦創業浪潮來臨的前夕毅然離開加州。他們二人命運的厚重蒼涼,不由讓人想起薩姆·佩金帕( SamPeckinpah)的經典名片《日落黃沙》(e Wild Bunch)中那些最后的西部豪俠。恩格爾巴特、弗雷德·摩爾和書中其他人物一道,為“ 理想主義”一詞添加了最有力的注腳。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還專門看了幾部與20世紀六七十年代音樂人有關的電影,包括《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 )、《成名在即》( Almost Famous)和《離巨星二十英尺》( Twenty Feet from Stardom)。在影像中重溫那個閃耀著理想主義璀璨光芒的年代,體驗渴望成為大人物的小人物們為夢想而忘我奮斗的悲歡苦樂。馬科夫先生也在書中一再慨嘆,20 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去不返,如火如荼的反主流文化和田園牧歌的社會理想已黯然消褪為“ 眼前朦朧的幻
影”;而進入“ 憤世嫉俗且自私自利的1990 年代、甚至益發充滿不確定因素的21 世紀頭十年”后,理想主義更是成了難得一見的奢侈品。社會一直在發展,科技不斷在更新,生活仍然在繼續;但是請相信,我們的世界始終需要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沒有理想主義的照耀,我們的人生即便富麗浮華,也只是虛有其表;沒有理想主義者的奮斗,這個世界無非是物質主義和利己主義的荒原廢墟。追名逐利絕不是、也永遠不會是社會前進的唯一動力。這也是為何作者會在終章里再次強調:唯有創業激情和理想主義才能共同構筑硅谷“ 個人電腦產業的精神內核”。另外,關于本書的翻譯再絮叨兩三件事。首先,在“ 電腦”和“ 計算機”兩詞之間的選擇上譯者絞盡腦汁琢磨了許久,也請教了不少計算機專業的朋友,最后決定凡是廣義的、抽象的、泛指的computer 都譯做“ 計算機”,比如“ 計算機科學”、“ 計算機技術”等;凡是狹義的、具體的、特指的computer 都譯做“ 電腦”,例如PDP-10 型電腦、奧多電腦等。但還有一些約定俗成、喜聞樂見的說法,沒法套用這一分類法,只得沿用習慣說法,比如“ 個人電腦”。更有一些四六不靠的地方,只能來回咀嚼,選擇語感上最順暢的譯法。譯者在“人類智識增進研究中心”(Augmented Human IntellectResearch Center )、電腦玩家( hobbyist )、元器件成比例縮放( scaling )這幾個詞的翻譯上也頗費思量,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反復斟酌;不厭其煩地騷擾業界人士尋求建議,也參考了臺灣查修傑先生翻譯的版本。痛苦糾結良久,腦細胞犧牲無數,最終選定了如上譯法。是否妥當貼切,敬請讀者指正。其次,再度體悟到寫注解是件轟轟烈烈、熊熊燃燒有限生命的苦活兒。芝加哥大學漢學家芮效衛先生(David Tod Roy )花30 年時間翻譯《金瓶梅》,詳細注解有4400多個。這樣的國學功底、專業素養和治學風范,后人實在難以望其項背。深受芮老治學精神的鼓舞,在維基百科等各類網絡百科詞典的協助下( 難以想象沒有了Wikipedia 世界會是什么樣……人類最偉大的三個發明一定是個人電腦、洗衣機和維基百科!),譯者也為本書添加了317 個注解。全書正文譯文24 萬字,另有注解4 萬字。絕無騙取稿費之意,只是真心誠意想為作者的如斯妙文添補一些背景信息;惟愿是錦上添花,能幫助中文讀者更好地理解當時的時代環境和社會文化。在這三百多個注解中,像“自引導”(bootstrapping )、“ 新紀元”(New Age )、“ 黑客”( hacker)、“免費軟件”(freeware )這幾個詞條,每個注解的編寫都耗時半小時以上。而對“ 征兇”這一詞條,作者原文只說了在《全球目錄》告別派對上,有人在現場朗誦了《易經》中的一句話“Undertakings bring misfortune ”。于是乎,譯者便憨憨地把《易經》( 當然是現代漢語寫成的注釋版)從頭到尾粗略看了一遍,摘出十幾個意思最接近的句子備選。但因才疏學淺,實在無法抉擇,很是惆悵了一陣。后來在網上無意中看到理查德·威爾海姆(Richard Wilhelm)翻譯的易經節選,這才得以精確定位與此句相對應的易經原文,當時的欣喜真是無可名狀。在完成編寫注解的浩大工程后,暗自忖度,能定下心不厭其煩做注解的譯者們,一方面必然有理想主義情結,另一方面怕是也有輕度強迫癥罷。不過寫注解的過程也頗有樂趣,正文中不論是著墨較多還是蜻
蜓點水的人物、地點和事件,似乎都在注解中變得天庭飽滿、骨骼清奇。不夸張地說,單看這三百多條注解,也能大致體會到反主流文化運動的波瀾壯闊。所以還請諸君撥冗一讀注解,不然真是會錯過很多有意思的內容。而且為方便強迫癥同好或者考究癖患者也能
一探究竟,特將編寫注解時參考的詞條出處一并寫上,不謝。第三,書中出現的人名和地名,譯者都盡量給予解釋說明,但若是大家耳熟能詳而無需贅言的,或是文中出鏡次數過少并且對全文架構、故事脈絡和人物塑造沒有實際影響的,一般就不再做注解了。
最后,深深感謝諸位親友的大力幫助。拜謝父母大人在譯者翻譯期間為譯者操持家務,讓譯者有充足時間投身文字的汪洋大海。董佳先生不辭辛苦擔任“ 技術顧問”,陪同譯者編寫技術類注解,還在擠地鐵的間隙艱難讀完全文并提出了不少修改建議。許順登先生在百忙中慷慨熱情地幫助譯者尋找參考資料,且不遠千里寄至我處,在此深表感激。肖楠、王瓊、包笑天、陳思爽等幾位女士也對本文部分章節提出了非常有益的寶貴意見。胡康文和殷然賢伉儷,放棄周末休息時間,為譯者解答文稿中的技術問題,并協助譯者推敲字
句表達。譯言各位同仁一直以來給予譯者諸多鼓勵支持,借此機會一并感謝!
黃園園
2015 年3月26日于北京
內容簡介:

那也是一個奔騰的年代:今日你我司空慣見的電腦技術,其原始概念就成形于此。在這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美國西海岸區區幾平方英里范圍內政治、文化與科技潮流交會時的激蕩與沖擊,催生出一個不平凡的概念——個人電腦,也就是一個人完全掌控一臺電腦,并藉由電腦拓展與傳達思維的創見。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曾說:“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尚未普及。”

目錄:

譯者序 ix
引言 xvii
前言 xix
先知和忠實信徒 001
增智構想 055
紅尿布嬰兒 101
自由大學 137
驅雷掣電 181
學者和野人 219
蓄積力量 265
向神祇借火種 309
致玩家們的公開信 351
致謝 355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