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數據存儲、恢復與安全應用實踐

( 簡體 字)
作者:周建峰,張宏,許少紅 編著類別:1. -> 程式設計 -> 綜合
譯者: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數據存儲、恢復與安全應用實踐 3dWoo書號: 40826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NT售價: 350

出版日:3/1/2015
頁數:461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13195311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內容簡介:

  數據安全一直以來都是令計算機用戶頭痛的一個問題,而實際上數據損壞和丟失在很多情況下是可以恢復的。本書從數據存儲的基本類型和應用入手,全面講解各類型數據的存儲和恢復方法,以及數據安全保護方案。全書共分5篇,全面介紹數據存儲的基本原理,并從操作系統開始,介紹如何使用工具備份與恢復系統文件,常用的數據恢復軟件的使用方法,硬盤、光盤、移動存儲設備的數據恢復和高級磁盤修復工具的使用,以及服務器環境下的數據安全方案。本書定位于網絡管理員和數據安全管理初、中級人員,幫助其系統了解數據存儲基礎理論,同時通過大量經典應用案例的分析提升讀者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
目錄:

第1篇 資料存儲原理

 第1章 資訊、資料和存儲

  1.1 從烽火臺到電腦網路

   1.1.1 認識資訊

   1.1.2 資訊的傳播

  1.2 資料和二進位

   1.2.1 資料的重要性

   1.2.2 資訊和資料的關係

   1.2.3 資料和二進位

  1.3 資料存儲技術

   1.3.1 資料存儲介質

   1.3.2 存儲技術展望

  1.4 電腦存儲體系

   1.4.1 認識記憶體

   1.4.2 半導體記憶體

   1.4.3 新型記憶體技術

  1.5 寄存器、記憶體和硬碟的三級存儲體系

  1.5.1 寄存器

   1.5.2 記憶體

   1.5.3 硬碟

   1.5.4 寄存器、記憶體和硬碟的三級存儲體系詳述

  1.6 平行傳輸和序列傳輸

   1.6.1 認識平行傳輸和序列傳輸

   1.6.2 平行傳輸和序列傳輸的比較

  1.7 資料的保護技術

  1.8 網路時代的資料存儲趨勢

 第2章 硬碟:資料的基地

  2.1 硬碟技術概述

   2.1.1 硬碟發展簡史

   2.1.2 硬碟的結構

   2.1.3 硬碟的技術參數

  2.2 硬碟技術深度探索

   2.2.1 硬碟中的佇列技術

   2.2.2 緩存技術

   2.2.3 垂直技術

  2.3 硬碟的介面方式

   2.3.1 IDE介面

   2.3.2 SATA介面

   2.3.3 SCSI介面

  2.4 硬碟控制器

   2.4.1 IDE控制器

   2.4.2 SCSI控制器

  2.5 硬碟新技術——吸收快閃記憶體進硬碟

 第3章 正在逐步替代硬碟的快閃記憶體

  3.1 電子硬碟性能更強

   3.1.1 架構上,電腦只需要一個記憶體

   3.1.2 電子設備的速度,總比機械設備速度快

   3.1.3 快閃記憶體可以替代軟碟,也能替代硬碟

  3.2 SSD佔據硬碟半壁江山

   3.2.1 SSD電子硬碟簡介

   3.2.2 快閃記憶體的3種類型

   3.2.3 TLC與MLC有何不同

   3.2.4 固態硬碟定址原理

   3.2.5 固態硬碟的優缺點

  3.3 主控晶片是SSD性能的關鍵

   3.3.1 主控晶片的作用

   3.3.2 主控晶片的工作原理

   3.3.3 主控晶片的選擇

  3.4 SSD硬碟的介面

   3.4.1 適合筆記型電腦的mSATA介面

   3.4.2 NGFF介面

   3.4.3 PCI-E介面

  3.5 SSD和磁硬碟相輔相成

   3.5.1 SSD的一大優勢是省電,所以適合筆記型電腦

   3.5.2 SSD用以提升伺服器回應速度

 第4章 文件:存儲的奧秘

  4.1 電腦如何存儲檔

   4.1.1 分區和格式化

   4.1.2 文件的寫入和讀取

   4.1.3 檔的刪除和恢復

  4.2 檔案系統與檔存儲

   4.2.1 常見磁碟分割格式及特點

   4.2.2 不同作業系統對分區格式的支援情況

   4.2.3 NTFS和FAT32的選擇

   4.2.4 NTFS被廣大用戶接受和認可

  4.3 Linux檔案系統

   4.3.1 Ext檔案系統

   4.3.2 JFS檔案系統

   4.3.3 ReiserFS檔案系統

   4.3.4 XFS檔案系統

  4.4 Linux系統的檔案修復

   4.4.1 Ext2檔案系統結構

   4.4.2 誤刪檔的恢復

第2篇 Windows 系統資料安全

 第5章 Windows的數據安保

  5.1 Windows檔案保護機制

   5.1.1 Windows檔案保護是如何工作的

   5.1.2 系統檔檢查

   5.1.3 設置Windows安裝檔位址

   5.1.4 通過註冊表控制WFP和SFC

  5.2 使用Windows的EFS進行文檔加密

   5.2.1 EFS概述

   5.2.2 用EFS加密檔或資料夾

   5.2.3 SID(安全性識別碼)和恢復代理介紹

   5.2.4 備份金鑰

   5.2.5 導入證書

  5.3 使用協力廠商工具軟體進行文檔加密

   5.3.1 使用“金鎖資料夾加密特警”加密檔

   5.3.2 使用“風行檔加密器”加密檔

   5.3.3 使用“檔加鎖王”加密檔

  5.4 設置用戶許可權

   5.4.1 Windows預設使用者組

   5.4.2 Windows的用戶管理

   5.4.3 創建一個Power Users組的用戶

  5.5 多帳戶許可權設置實例

   5.5.1 設置專用的資料夾

   5.5.2 設置資料夾許可權

   5.5.3 管理員如何取得資料夾所有權

  5.6 禁止訪問與查看設置

   5.6.1 禁止用戶隨意使用驅動器

   5.6.2 禁止訪問C盤

   5.6.3 禁止訪問所選驅動器

   5.6.4 禁止使用“網上鄰居”

   5.6.5 禁止用戶使用登錄編輯程式

   5.6.6 禁止訪問命令提示符

   5.6.7 禁止訪問“控制台”

 第6章 Windows檔與文檔修復

  6.1 Word文檔修復

   6.1.1 設置Office“自動恢復”功能的時間間隔

   6.1.2 使用自動恢復功能修復Word文檔

   6.1.3 手動打開恢復檔修復Word文檔

   6.1.4 “打開並修復”Word文檔

   6.1.5 從任意檔中“恢復文本”修復Word文檔

   6.1.6 禁止自動宏的運行

   6.1.7 文檔格式法

   6.1.8 重設格式法

   6.1.9 創建新的Normal範本

   6.1.10 解決顯示混亂的問題

  6.2 Excel文檔修復

   6.2.1 轉換格式修復Excel文檔

   6.2.2 轉換為較早的版本修復Excel文檔

   6.2.3 “打開並修復”Excel試算表

  6.3 Office文檔通用修復方法

   6.3.1 OfficeFIX修復Office文檔

   6.3.2 EasyRecovery修復Office文檔

  6.4 視頻檔修復

   6.4.1 電腦中的解碼器

   6.4.2 RMVB格式介紹

   6.4.3 WMV格式介紹

   6.4.4 MPEG格式介紹

   6.4.5 AVI格式介紹

   6.4.6 修復ASF及WMV格式

   6.4.7 AVI檔的拆分方法

   6.4.8 MPEG檔的修復

   6.4.9 Divx Avi Asf Wmv Wma Rm Rmvb修復器

   6.4.10 解決影音檔畫面與聲音不同步的問題

  6.5 音訊檔修復

   6.5.1 NonCook修復MP3

   6.5.2 有音樂截取功能的mpTrim

  6.6 WinRAR壓縮檔的修復

   6.6.1 使用WinRAR自帶的修復功能

   6.6.2 使用Advanced RAR Repair修復RAR文檔

 第7章 密碼遺失怎麼辦

  7.1 Windows XP密碼遺失處理辦法

   7.1.1 微軟的“密碼重設盤”功能

   7.1.2 使用密碼重設盤

   7.1.3 借助Windows PE重新設置密碼

   7.1.4 使用Active@ Password Changer清除密碼

  7.2 Word文檔密碼遺失的處理

   7.2.1 Word文檔修改保護密碼遺失後的處理方法

   7.2.2 Word文檔打開密碼遺失後的處理方法

  7.3 Excel文檔密碼遺失的處理

   7.3.1 Office Password Remover

   7.3.2 Advanced Office Password Recovery

  7.4 壓縮檔密碼遺失的處理

   7.4.1 Advanced ZIP Password Recovery破解密碼

   7.4.2 Advanced RAR Password Recovery破解密碼

 第8章 文檔資料的備份與恢復

  8.1 轉移“我的文件”

   8.1.1 為何要轉移“我的文件”

   8.1.2 轉移“我的文件”的方法

  8.2 備份與恢復辦公文檔資料

   8.2.1 自動備份Word文檔資料

   8.2.2 自動備份Excel文檔資料

   8.2.3 備份與恢復Office工作環境

  8.3 備份與恢復即時聊天軟體資料

   8.3.1 備份與恢復QQ資料

   8.3.2 備份與恢復MSN Messenger資料

   8.3.3 備份與恢復網易泡泡資料

  8.4 備份與恢復輸入法和字形檔

   8.4.1 備份字形檔檔

   8.4.2 恢復字形檔檔

   8.4.3 備份輸入法詞庫

   8.4.4 恢復輸入法詞庫

   8.4.5 備份與恢復輸入法狀態資訊

  8.5 備份與恢復IE我的最愛和Cookie

   8.5.1 備份與恢復IE我的最愛

   8.5.2 備份與恢復Cookie資訊

  8.6 使用Windows XP轉移嚮導

   8.6.1 使用Windows XP轉移嚮導備份檔案和設置

   8.6.2 使用Windows XP轉移嚮導轉移檔和設置

  8.7 Windows 7中的檔案備份與還原

   8.7.1 開啟分區備份設置

   8.7.2 利用還原點來恢復檔

  8.8 雲備份與存儲工具OneDrive使用技巧

 第9章 系統組態的備份與恢復

  9.1 備份與恢復BIOS資訊

   9.1.1 在DOS下備份與恢復BIOS資訊

   9.1.2 在Windows中備份與恢復BIOS資訊

  9.2 備份與恢復系統檔和設置

   9.2.1 用Desktop DNA備份與恢復本機個性化設置

   9.2.2 用Desktop DNA在兩台電腦之間遷移個性化設置

  9.3 備份與恢復硬體設定檔

   9.3.1 備份Windows XP硬體設定檔

   9.3.2 恢復Windows XP硬體設定檔

  9.4 備份與恢復硬體驅動程式

   9.4.1 用系統自帶功能備份與恢復驅動程式

   9.4.2 用協力廠商軟體備份與恢復驅動程式

  9.5 備份與恢復註冊表

   9.5.1 用系統自帶功能備份與恢復註冊表

   9.5.2 用協力廠商軟體備份與恢復註冊表

 第10章 用系統工具備份與恢復

  10.1 系統自帶的備份工具

   10.1.1 Windows XP系統備份工具的使用

   10.1.2 Windows Vista/7系統備份工具的使用

  10.2 Windows XP系統還原功能

   10.2.1 創建系統還原點

   10.2.2 恢復系統

  10.3 故障修復主控台

   10.3.1 啟動“故障修復主控台”

   10.3.2 安裝“故障修復主控台”

   10.3.3 掌握“故障修復主控台”命令

第3篇 磁片資料恢復

 第11章 磁片資料的恢復原理

  11.1 硬碟的資料保護技術

   11.1.1 硬碟本身的保護技術

   11.1.2 專業的資料保護技術

   11.1.3 幾種技術的比較

  11.2 硬碟資料的恢復原理

   11.2.1 主引導磁區(MBR)

   11.2.2 分區表(DPT)

   11.2.3 作業系統引導磁區(OBR)

   11.2.4 檔案配置表(FAT)

   11.2.5 目錄區(DIR)

   11.2.6 數據區(DATA)

  11.3 硬碟資料的恢復概述

   11.3.1 資料的可恢復性

   11.3.2 資料類型影響恢復的成功率

   11.3.3 物理恢復不可能100%成功

  11.4 資料恢復的原則和步驟

   11.4.1 資料恢復的一般原則

   11.4.2 資料恢復的步驟

  11.5 可恢復資料的類型

   11.5.1 硬體設備的資料恢復

   11.5.2 軟體故障資料恢復

 第12章 硬碟故障緊急救助

  12.1 硬碟拯救技術基礎

   12.1.1 硬碟拯救的原理

   12.1.2 硬碟損壞類型

   12.1.3 硬碟故障表現

  12.2 硬碟無法引導的修復

   12.2.1 新買的硬碟,在主機板BIOS上卻找不到IDE設備

   12.2.2 更換硬碟後提示No 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12.2.3 硬碟不能啟動,螢幕顯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無效分區表)

   12.2.4 沒有設置使用中的磁碟分割

   12.2.5 邏輯鎖的處理

  12.3 備份與恢復引導磁區和分區表

   12.3.1 備份與恢復引導磁區

   12.3.2 備份與恢復硬碟分區表資訊

   12.3.3 重建分區表和主引導記錄

  12.4 磁軌的修復

   12.4.1 使用DM修復損壞的0磁軌

   12.4.2 用Disk Genius處理硬碟0磁軌損壞

  12.5 硬碟壞道的處理

   12.5.1 硬碟有壞道的表現

   12.5.2 使用磁片掃描工具修復邏輯壞道

   12.5.3 用Scandisk修復磁片邏輯壞道和遮罩物理壞道

   12.5.4 使用Format命令檢查物理壞道

   12.5.5 使用Fdisk遮罩物理壞道

   12.5.6 硬碟低級格式化

 第13章 硬碟物理故障的修復

  13.1 硬碟物理故障的外部檢測

   13.1.1 外部故障的類型和檢測方法

   13.1.2 外部故障的處理方法

  13.2 硬碟物理故障的內部檢測

   13.2.1 內部故障的類型和檢測方法

   13.2.2 硬碟內部故障資料恢復的方法

  13.3 開盤修復物理故障並恢復資料

   13.3.1 硬碟常見故障

   13.3.2 開盤恢復資料基本常識介紹

   13.3.3 開盤更換磁頭元件

 第14章 其他存放裝置的資料恢復

  14.1 數碼存儲卡及其分類

  14.2 數碼設備中資料的恢復方法

   14.2.1 Zero Assumption Digital Image Recovery

   14.2.2 PhotoRecovery for Digital Media

   14.2.3 Active@ UNDELETE

  14.3 光碟中資料的恢復方法

   14.3.1 CDCheck

   14.3.2 BadCopy

 第15章 磁片日常管理與維護

  15.1 磁片清理

   15.1.1 磁片清理程式詳解

   15.1.2 使用磁片清理工具

   15.1.3 清理系統還原點

   15.1.4 清理Windows元件或安裝程式

   15.1.5 通過協力廠商程式清理磁片

  15.2 磁片磁碟重組

   15.2.1 磁片碎片的產生

   15.2.2 磁片碎片的危害

   15.2.3 整理磁片碎片

   15.2.4 其他的磁片磁碟重組程式

   15.2.5 預防磁片碎片的出現

  15.3 硬碟設備的維護

   15.3.1 硬碟設備的基本維護方法

   15.3.2 硬碟維護高級技巧

   15.3.3 用軟體保護硬碟

  15.4 移動硬碟設備的維護

   15.4.1 安全插拔技巧

   15.4.2 移動硬碟的使用

   15.4.3 移動硬碟使用技巧

  15.5 U盤設備的維護

  15.6 光碟的使用和維護

   15.6.1 光碟的正確使用和維護

   15.6.2 燒錄光碟的使用和保存技巧

第4篇 資料恢復工具

 第16章 常用資料恢復軟體

  16.1 Recover4all

  16.2 EasyRecovery

   16.2.1 EasyRecovery功能概述

   16.2.2 如何提高EasyRecovery的恢復成功率

   16.2.3 找回被誤刪除的資料

   16.2.4 恢復被格式化的資料

   16.2.5 恢復因其他原因丟失的資料

   16.2.6 檢測硬碟故障

   16.2.7 Office文檔檔和ZIP檔的修復

  16.3 FinalRecovery

   16.3.1 FinalRecovery軟體介紹

   16.3.2 標準恢復

  16.4 FinalData

   16.4.1 FinalData功能特點

   16.4.2 FinalData使用方法

  16.5 DataExplore

   16.5.1 DataExplore功能特點

   16.5.2 DataExplore使用方法

  16.6 PC Inspector File Recovery

 第17章 專業工具Norton Ghost

  17.1 在DOS下用Ghost備份與恢復系統磁碟分割

   17.1.1 製作Ghost啟動U盤

   17.1.2 製作分區映射

   17.1.3 從映射檔案修復分區

   17.1.4 分區間的備份操作

  17.2 在DOS下用Ghost進行整盤備份與恢復

   17.2.1 備份硬碟為映射檔

   17.2.2 從映射檔案修復整個硬碟

   17.2.3 硬碟間的備份操作

   17.2.4 備份與恢復多作業系統

  17.3 在Windows中用Ghost備份與恢復系統

   17.3.1 在Windows系統中備份系統

   17.3.2 在Windows系統中恢復系統

  17.4 巧用Ghost流覽器

   17.4.1 恢復單(多)個檔

   17.4.2 修改和編譯映射檔

   17.4.3 分割大於2GB的映射檔

 第18章 硬碟資料維修工具HRT

  18.1 使用前言

  18.2 安裝與程式註冊

   18.2.1 硬體設備

   18.2.2 安裝程式

   18.2.3 程式的主視窗

   18.2.4 程式的使用註冊

  18.3 軟體基本操作

   18.3.1 轉換類型

   18.3.2 調節埠

   18.3.3 記憶體窗口

  18.4 記憶體測試概述

   18.4.1 伺服器一般測試

   18.4.2 伺服器詳細測試

  18.5 在物理或邏輯轉換中的測試

   18.5.1 概況

   18.5.2 物理編碼測試

   18.5.3 邏輯轉換測試

   18.5.4 測試設置的保存

   18.5.5 探傷測試

   18.5.6 配套測試

  18.6 輸入/輸出程式

   18.6.1 按照邏輯座標讀/寫

   18.6.2 按照物理座標讀/寫

  18.7 服務區域的工作

   18.7.1 概況

   18.7.2 減縮服務區域的工作

   18.7.3 頁面配置(Fujitsu,WD)

   18.7.4 Full Firmware診斷(Samsung,WD)

  18.8 故障表的工作

  18.9 文檔修復的基本方法

   18.9.1 概況

   18.9.2 複製文檔

   18.9.3 無備份資料的還原

  18.10 常見問題解答

 第19章 硬碟維修工具PC-

  19.1 PC-3000簡介

  19.2 安裝PC-3000 for DOS

   19.2.1 程式安裝

   19.2.2 升級方法

   19.2.3 PC-3000文件說明

   19.2.4 PC-3000 for DOS和PC-3000 for Windows的區別

  19.3 診斷和修復HDD

   19.3.1 IDE(ATA)HDD修理基礎

   19.3.2 硬碟測試的目的

   19.3.3 工作前的準備

   19.3.4 工作期間PC-3000AT輸出資訊

   19.3.5 測試中HDD的參數輸入

  19.4 PC-3000AT操作模式

   19.4.1 操作模式選擇

   19.4.2 查看硬碟的S.M.A.R.T參數

   19.4.3 硬碟測試

   19.4.4 操控者測試

   19.4.5 綜合測試

   19.4.6 缺陷重置

   19.4.7 格式化

  19.5 硬碟維修實例

   19.5.1 PC-3000掃描硬碟邏輯圖

   19.5.2 硬碟故障排除的基本思路

   19.5.3 邏輯掃描修復壞道示例

   19.5.4 PC-3000之金鑽硬碟故障一例

  19.6 PC-3000 for Windows介紹

   19.6.1 PC-3000的新產品

   19.6.2 操作原理

   19.6.3 功能概述

   19.6.4 PC-3000 for Windows支援的硬碟類別

   19.6.5 PC-3000 for Windows配件列表

  19.7 PC-3000 for Windows修復硬碟實例

   19.7.1 系統無法識別西部資料硬碟

   19.7.2 啟動過程中收到硬碟驅動器故障資訊

第5篇 高級存儲技術

 第20章 磁碟陣列與資料安全

  20.1 磁碟陣列概述

   20.1.1 RAID磁碟陣列

   20.1.2 RAID技術規範

  20.2 硬RAID工作原理

   20.2.1 RAID 0組成原理

   20.2.2 RAID 1組成原理

   20.2.3 RAID0+1組成原理

   20.2.4 RAID 5組成原理

   20.2.5 RAID 2組成原理

   20.2.6 RAID 3組成原理

   20.2.7 RAID 4組成原理

   20.2.8 RAID 6組成原理

   20.2.9 RAID 7組成原理

  20.3 軟RAID工作原理

   20.3.1 簡單認識軟RAID

   20.3.2 建立帶區卷(RAID 0)

   20.3.3 實現軟RAID 1

  20.4 BIOS RAID安裝實例

   20.4.1 進入BIOS設置程式

   20.4.2 創建磁碟陣列

   20.4.3 刪除磁碟陣列

   20.4.4 選擇啟動陣列

  20.5 Windows RAID安裝實例

   20.5.1 創建磁碟陣列

   20.5.2 刪除磁碟陣列

   20.5.3 檢查所有磁片

   20.5.4 檢驗鏡像磁片

   20.5.5 同步鏡像磁片

   20.5.6 磁片錯誤檢測

   20.5.7 複製危急的RAID 1陣列

   20.5.8 重建損壞的RAID 1陣列

  20.6 RAID故障恢復

   20.6.1 RAID故障原因分析

   20.6.2 RAID 0資料恢復

   20.6.3 RAID 1資料恢復

   20.6.4 RAID 5磁碟陣列資料恢復實例

  20.7 協力廠商RAID資料恢復軟體

 第21章 SAN網路存儲技術

  21.1 SAN存儲簡介

   21.1.1 SAN的特點和應用

   21.1.2 SAN的設備類型

   21.1.3 埠類型和數量

  21.2 SAN中的硬體設備和功能

   21.2.1 主機匯流排適配器(HBA)

   21.2.2 Hub集線器

   21.2.3 切換型集線器(Switching Hub)

   21.2.4 網路交換器(Fabric Switch)

   21.2.5 FC-SCSI橋接器(FC-SCSI Bridge)

   21.2.6 Connector連接器類型

   21.2.7 十億位元介面轉換器(GBIC)

   21.2.8 介質介面適配器(MIA)

   21.2.9 Fiber和Copper

   21.2.10 磁碟陣列(RAID)

   21.2.11 帶庫(TapeLibrary)

  21.3 SAN的動態分區

   21.3.1 LIP在實際應用中的影響

   21.3.2 對LIP進行隔離

   21.3.3 動態分區及其應用

  21.4 IP SAN產品概述

   21.4.1 IP SAN產品系列及特性

   21.4.2 Intransa的IP SAN產品概述

   21.4.3 Intransa IP SAN的特性

  21.5 SAN管理軟體

   21.5.1 SAN管理軟體簡介

   21.5.2 存儲資源管理軟體

   21.5.3 RAID管理軟體

 第22章 NAS網路存儲技術和設備

  22.1 NAS技術介紹

   22.1.1 NAS技術特徵

   22.1.2 NAS的行業應用

   22.1.3 SAN和NAS的融合

  22.2 NAS產品概述

   22.2.1 參與NAS市場競爭的廠家

   22.2.2 如何購買NAS產品

  22.3 HP NAS存儲解決方案

   22.3.1 HP ProLiant DL585 G2 存儲伺服器

   22.3.2 HP ProLiant ML350 G5 存儲伺服器

   22.3.3 HP StorageWorks 一體化存儲系統

  22.4 EMC NetWin 110網路連接存儲系統

   22.4.1 產品特性

   22.4.2 擴展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 的價值

  22.5 NAS備份容災解決方案案例

   22.5.1 用戶需求

   22.5.2 存儲備份解決方案

   22.5.3 選擇存儲產品

   22.5.4 選擇備份軟體

   22.5.5 系統容災解決方案

 第23章 資料中心的構建與管理

  23.1 資料中心概述

   23.1.1 企業級資料中心

   23.1.2 IDC資料中心

  23.2 資料中心的設計和構建

   23.2.1 總體設計

   23.2.2 產品選擇與佈局

   23.2.3 小型資料中心注意事項

  23.3 資料中心的管理和維護

   23.3.1 資料中心管理的內容

   23.3.2 機房環境的管理和維護

   23.3.3 硬體的管理和維護

   23.3.4 軟體的管理和維護

   23.3.5 資料的管理和維護

   23.3.6 安全管理

  23.4 新一代資料中心的需求

   23.4.1 新一代資料中心定義

   23.4.2 新一代資料中心特徵

   23.4.3 新一代資料中心實踐

  23.5 成功資料中心的經驗

 第24章 不可不知的存儲新技術

  24.1 無線路由器變身家庭和小微企業NAS

   24.1.1 無線路由器會演變成家庭的資料中心嗎

   24.1.2 無線路由器就是新型存放裝置

   24.1.3 無線路由器變身家庭數位應用中心

   24.1.4 無線路由器變革技術路線剖析

   24.1.5 無線路由器的進化,會促進PC的變革

   24.1.6 無線路由器就是伺服器

   24.1.7 無線路由器的進化結果:超級盒子電腦

  24.2 虛擬存儲

   24.2.1 從本機存放區說起

   24.2.2 虛擬存儲的固有優勢

   24.2.3 存儲虛擬化的實現

   24.2.4 什麼企業需要存儲虛擬化

  24.3 容災備份

   24.3.1 資料容災與備份

   24.3.2 資料容災備份的等級

   24.3.3 容災備份的關鍵技術

   24.3.4 容災備份的技術細節

  24.4 資料保護

   24.4.1 虛擬磁帶庫

   24.4.2 持續資料保護技術

   24.4.3 雲存儲的備份和恢復技術

  24.5 重復資料刪除

   24.5.1 重復資料刪除技術簡介

   24.5.2 重復資料刪除方法

   24.5.3 幾種重復資料刪除技術簡介

附 錄

  注:以下附錄內容可以通過http://www.tdpress.com/zyzx/tsscflwj下載學習。

 附錄A Sybase資料庫損壞與恢復

  A.1 關於資料庫的壞損

  A.1.1 什麼是數據壞損

  A.1.2 資料壞損的產生

  A.1.3 電腦硬體故障

  A.1.4 磁碟機故障

  A.1.5 作業系統故障

  A.1.6 資料庫伺服器軟體故障

  A.1.7 壞損恢復計畫

  A.2 查看資料庫壞損

  A.2.1 運行規則的DBCC

  A.2.2 協力廠商解決方案

  A.2.3 想要發現資料壞損很難

  A.3 當壞損發生時

  A.3.1 調查引發壞損的原因

  A.3.2 確定壞損的範圍

  A.3.3 標準災難恢復策略

  A.4 高級的災難恢復技術

  A.4.1 一般壞損修復策略

  A.4.2 修復資料層頁

  A.4.3 恢復被損壞的資料

  A.4.4 明白Sybase的錯誤消息

  A.4.5 錯誤605

  A.4.6 錯誤692

  A.4.7 錯誤695

  A.4.8 錯誤697

  A.4.9 錯誤806

  A.4.10 錯誤1133

 附錄B SQL Server資料庫備份與恢復

  B.1 SQL Server資料庫的備份與還原

  B.1.1 備份還原概述

  B.1.2 復原模式

  B.1.3 資料庫備份

  B.1.4 資料庫還原

  B.2 SQL Server資料庫的匯出與導入

  B.2.1 資料庫表資料匯出

  B.2.2 資料庫資料導入

 附錄C Oracle資料庫備份與恢復

  C.1 Oracle資料庫的備份

  C.1.1 備份的種類

  C.1.2 各種備份的原理和步驟

  C.1.3 匯出資料庫作備份

  C.2 Oracle資料庫的恢復

  C.2.1 請求恢復

  C.2.2 還原NOARCHIVELOG模式下的資料庫

  C.2.3 請求介質恢復

  C.2.4 恢復控制檔

  C.2.5 從丟失的資料檔案中恢復

  C.2.6 執行一個不完全恢復

  C.2.7 從匯出檔中還原資料庫

 附錄D 雙機熱備方案

  D.1 雙機熱備概述

  D.1.1 什麼是雙機熱備

  D.1.2 為什麼要做雙機熱備

  D.1.3 基於共用存儲與純軟體方式

  D.1.4 純軟體方式雙機熱備方案分析

  D.1.5 雙機熱備與資料備份的關係

  D.2 伺服器雙機熱備方案

  D.2.1 實現目標

  D.2.2 技術方案

  D.2.3 雙機工作原理

  D.2.4 硬體設定

  D.3 Linux下雙機方案xSeries 445 & EXP 400

  D.3.1 前言

  D.3.2 Cluster(集群)

  D.3.3 IBM eServer xSeries在Linux下的雙機方案

  D.3.4 IBM eServer xSeries 445伺服器性能簡介

  D.3.5 EXP400 磁片櫃性能簡介

  D.3.6 配置實例

  D.4 醫院雙機熱備方案設計

  D.4.1 醫院電腦管理系統使用現狀分析

  D.4.2 雙機集群熱備系統的目標和設計指導原則

  D.4.3 醫院雙機集群熱備系統的總體設計

  D.5 AbeStore雙機軟體方案

  D.5.1 企業應用概述

  D.5.2 AbeStore HA 軟體產品概述

  D.5.3 AbeStore HA 雙機軟體功能特性

  D.5.4 AbeStore HA 雙機軟體工作模式

  D.5.5 AbeStore HA雙機軟體系統結構

  D.5.6 AbeStore HA 雙機軟體工作過程

  D.6 雙機熱備及其高可用性軟體的選擇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