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嵌入式系統軟硬件協同設計實戰指南:基于Xilinx ZYNQ(第2版)

( 簡體 字)
作者:陸佳華 等編著類別:1. -> 電腦組織與體系結構 -> 嵌入式系統
譯者: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嵌入式系統軟硬件協同設計實戰指南:基于Xilinx ZYNQ(第2版) 3dWoo書號: 39110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NT售價: 345

出版日:7/26/2014
頁數:320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11472070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內容簡介:

  陸佳華、潘祖龍、彭競宇等編著的《嵌入式系統軟硬件協同設計實戰指南(基于XilinxZYNQ第2版)》分為基礎篇和進階篇兩大部分,基礎篇主要介紹ZynqSOC架構,ARMCortex-A9處理器,開發工具鏈等,器件Boot過程,并配備了大量基礎實驗,包括板卡的啟動,編譯嵌入式Linux系統,完成ARM和FPGA的簡單片內通訊等;在進階篇中詳解了處理器和FPGA間接口種類和工作方式,分析了如何完成兩者間高速的數據交互,通過實例介紹了如何在FPGA中定義用戶自己的IP核并完成驅動編寫供處理器上運行的Linux使用等,例如如何完成HDMI接口,如何將攝像頭數據傳遞給處理器,并通過運行的OpenCV。本書還將結合Xilinx最新的Vivado和AutoESL開發工具介紹整體軟硬件協同設計開發流程并通過案例分析。
  本書可作為Zynq初學者、軟硬件協同設計開發人員的參考用書,亦可作為大專院校嵌入式系統設計、片上系統設計、可編程邏輯器件等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的參考用書。
目錄:

序言
第2版前言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將你的ZED板卡用起來
 1.1 GPIO LED動手玩
  1.1.1 安裝SD卡
  1.1.2 跳線與外設連接
  1.1.3 演示操作
 1.2 Linaro Ubuntu動手玩
  1.2.1 SD卡分區
  1.2.2 文件復制
  1.2.3 外設連接
  1.2.4 可演示的效果
第2章 Zynq平臺介紹
 2.1 7系列FPGA簡介
 2.2 Zynq-7000 AP SoC體系簡介
第3章 ZedBoard開發環境
 3.1 ZedBoard的板載外設
  3.1.1 LED
  3.1.2 按鍵
  3.1.3 開關
  3.1.4 OLED
  3.1.5 USB接口
  3.1.6 音頻接口
  3.1.7 VGA接口
  3.1.8 HDMI接口
  3.1.9 101001000兆網口
 3.2 ZedBoard的擴展外設
  3.2.1 PMod
  3.2.2 外擴FMC插槽
  3.2.3 外擴AMS插座
第4章 Zynq開發工具鏈
 4.1 Vivado設計套件
  4.1.1 Vivado IDE
  4.1.2 Vivado IP Integrator
  4.1.3 Vivado調試介紹
 4.2 軟件開發工具鏈
  4.2.1 SDK
  4.2.2 交叉編譯工具鏈
  4.2.3 GDB與GDB Server
第5章 Zynq體系結構
 5.1 應用處理器單元
  5.1.1 Cortex-A9處理器
  5.1.2 偵聽控制單元
  5.1.3 L2高速緩存
  5.1.4 APU接口
 5.2 通用外設
  5.2.1 通用IO
  5.2.2 SPI接口
  5.2.3 UART接口
  5.2.4 計時器
  5.2.5 USB控制器
  5.2.6 DDR控制器
 5.3 數字邏輯設計
  5.3.1 可編程邏輯“外設”
  5.3.2 XADC
  5.3.3 PCIe
 5.4 MIOEMIO
第6章 系統級信號
 6.1 電源管理
  6.1.1 PS運行模式下的動態功耗削減
  6.1.2 睡眠模式
 6.2 時鐘信號
  6.2.1 CPU時鐘域
  6.2.2 DDR時鐘域
  6.2.3 基本的時鐘分支結構
  6.2.4 IO外設(IOP)時鐘
  6.2.5 PL時鐘
  6.2.6 其他時鐘
 6.3 復位系統
 6.4 JTAG
 6.5 中斷處理
第7章 Zynq的啟動與配置
 7.1 Zynq的啟動過程簡介
 7.2 外部啟動條件
  7.2.1 電源要求
  7.2.2 時鐘要求
  7.2.3 復位要求
  7.2.4 啟動引腳設置
 7.3 BootROM
  7.3.1 BootROM的作用
  7.3.2 BootROM的特點
  7.3.3 執行BootROM后的狀態
 7.4 FSBL
 7.5 SSBL
 7.6 Linux啟動過程
 7.7 Secure Boot
第8章 面向軟件工程師的邏輯設計
 8.1 FPGA硬件加速原理
  8.1.1 以空間換時間
  8.1.2 以存儲器換門電路
  8.1.3 以IP集成換生產力
 8.2 部分動態可重配置于Zynq
第9章 ZedBoard入門
 9.1 跑馬燈
  9.1.1 Vivado工程創建
  9.1.2 在Vivado中創建Zynq嵌入式系統
  9.1.3 SDK應用程序的編寫
 9.2 Zynq嵌入式系統調試方法
  9.2.1 Vivado硬件調試
  9.2.2 使用SDK對Zynq進行調試
 9.3 啟動Linux
  9.3.1 創建FSBL.elf
  9.3.2 從SD卡啟動Linux
  9.3.3 從QSPI啟動Linux
第二部分 進階篇
第10章 基于虛擬平臺的Zynq開發
 10.1 QEMU介紹
 10.2 編譯QEMU源碼
  10.2.1 下載QEMU源碼
  10.2.2 配置QEMU
  10.2.3 QEMU所依賴的庫文件
  10.2.4 編譯QEMU
 10.3 啟動QEMU
 10.4 QEMU中的嵌入式Linux
  10.4.1 QEMU啟動簡介
  10.4.2 使用Ubuntu包管理器快速搭建用戶定制系統
  10.4.3 使用SSH服務進行訪問
  10.4.4 使用Telnet服務進行訪問
  10.4.5 使用FTP服務向QEMU傳送文件
  10.4.6 USB設備支持
  10.4.7 SMP對稱多核處理器的支持
  10.4.8 硬件模塊GPIO支持
 10.5 商業版虛擬平臺
第11章 PL和PS的接口技術詳解
 11.1 PL和PS的接口
  11.1.1 AXI接口簡介
  11.1.2 AXI Interconnect
 11.2 Zynq的內部連接
  11.2.1 AXI_HP
  11.2.2 AXI_GP
  11.2.3 AXI_ACP
 11.3 PL和存儲器系統性能概述
  11.3.1 接口理論帶寬
  11.3.2 DDR控制器的吞吐率及效率
  11.3.3 內部互連吞吐量瓶頸
  11.3.4 如何選擇PL的接口
第12章 基于Zynq的軟硬件協同設計
 12.1 多核處理器架構簡介
  12.1.1 什么是多核處理器
  12.1.2 多核處理器發展的動機和優勢
  12.1.3 同構、異構多核架構的優點和挑戰
 12.2 軟硬件協同設計方法論
  12.2.1 什么是軟硬件協同設計
  12.2.2 軟硬件協同設計發展的動機和優勢
  12.2.3 軟硬件協同設計的基本流程
  12.2.4 基于Xilinx工具的軟硬件協同設計簡介
 12.3 高層次綜合
  12.3.1 高層次綜合綜述
  12.3.2 高層次綜合發展的動機與優勢
  12.3.3 Xilinx Vivado HLS工具簡介
 12.4 基于Xilinx Zynq的軟硬件協同設計簡例
  12.4.1 功能簡介
  12.4.2 設計流程簡介
第13章 Zynq高級開發
 13.1 用戶IP核設計
  13.1.1 AXI PWM設計
  13.1.2 添加用戶IP,完成系統設計
 13.2 構建嵌入式Linux系統
  13.2.1 構建交叉編譯環境
  13.2.2 編譯U-Boot
  13.2.3 編譯uImage
  13.2.4 生成uramdisk.image.gz
  13.2.5 創建devicetree.dtb
 13.3 嵌入式Linux應用程序與驅動
  13.3.1 Linux設備驅動與軟硬件之間的關系
  13.3.2 字符型設備驅動
  13.3.3 PWM模塊驅動程序
  13.3.4 應用程序編寫
 13.4 HDMI設計
  13.4.1 HDMI傳輸原理
  13.4.2 ADV7511芯片的相關控制信號
  13.4.3 HDMI系統Vivado實現
 13.5 OpenCV移植
  13.5.1 開發環境準備
  13.5.2 配置cmake
  13.5.3 OpenCV編譯與安裝
  13.5.4 OpenCV移植與ZedBoard測試
 13.6 基于OpenCV的樹葉識別系統
  13.6.1 項目總覽
  13.6.2 圖像采集
  13.6.3 預處理
  13.6.4 特征提取
  13.6.5 分類決策
  13.6.6 過程總述
 13.7 基于OpenCV的人臉檢測系統
  13.7.1 原理簡介
  13.7.2 系統設計與實現
 13.8 嵌入式Web服務器搭建
  13.8.1 Boa服務器移植與配置
  13.8.2 Boa服務器的部署與測試
  13.8.3 CGI程序簡介
 13.9 在ZedBoard上搭建網絡攝像機
  13.9.1 嵌入式網絡攝像機
  13.9.2 Mjpeg-Streamer移植
  13.9.3 部署Mjpeg-Streamer
 13.10 FreeRTOS
  13.10.1 FreeRTOS介紹
  13.10.2 FreeRTOS與ucOS-II的比較
  13.10.3 FreeRTOS在Zynq上的應用實例與分析
 13.11 基于FreeRTOS的Xilmfs
  13.11.1 嵌入式文件系統概述
  13.11.2 Xilmfs文件系統介紹
  13.11.3 Xilmfs文件系統使用實例
  13.11.4 利用mfsgen工具創建只讀型文件系統鏡像
 13.12 Lwip
  13.12.1 基于standalone的Lwip應用
  13.12.2 基于FreeRTOS的Lwip應用
 13.13 在Zynq上搭建Andriod
 13.14 Zynq雙核通信
第14章 系統級設計案例
 14.1 多軸運動控制系統
  14.1.1 整體結構
  14.1.2 硬件系統設計
  14.1.3 硬件系統與ZedBoard接口
  14.1.4 控制系統設計流程
  14.1.5 多軸控制系統結構設計
  14.1.6 利用Vivado HLS實現電流環控制硬件
  14.1.7 算法移植
  14.1.8 算法綜合
  14.1.9 軟件系統設計
  14.1.10 雙核交互實現
  14.1.11 Android APP監控程序實現
  14.1.12 系統測試
 14.2 Sobel濾波
  14.2.1 軟件架構設計
  14.2.2 Linux內核與設備驅動
 14.3 SDNOpenFlow交換機
  14.3.1 SDNOpenFlow簡介
  14.3.2 數據通路設計
  14.3.3 平臺架構搭建
  14.3.4 系統及驅動
  14.3.5 OpenFlow交換機移植
  14.3.6 啟動OpenFlow交換機
  14.3.7 數據通路優化及加速
 14.4 智能小車系統開發
  14.4.1 智能小車系統結構
  14.4.2 運動控制設計
  14.4.3 Linux系統應用程序設計
  14.4.4 智能小車平臺的后續拓展
  14.4.5 在智能小車平臺上移植ROS
第15章 如何獲取資料和幫助
 15.1 如何獲取Xilinx的技術文檔
  15.1.1 DocNav介紹
  15.1.2 DocNav使用案例
 15.2 如何找到Zynq開發資料
  15.2.1 如何獲取本書的最新例程
  15.2.2 如何獲取Zynq開發資料
  15.2.3 如何獲取ZedBoard文檔與例程
 15.3 Xilinx網站資源導讀
  15.3.1 序
  15.3.2 Xilinx軟件介紹
  15.3.3 軟件版本和軟件更新
  15.3.4 軟件教程
  15.3.5 硬件資料
  15.3.6 參考資源
  15.3.7 問題解決
參考文獻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