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書】【不接受訂購】
Creo Parametric 2.0 是我國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一款由設計到制造一體化的三維設計軟件,由美國PTC 公司研制,它將三維造型設計與生產實踐緊密地聯系起來。如果你是一位產品設計師,可以利用該軟件的實體建模、曲面建模、自由造型、圖形渲染等功能,輕松實現各種構思與創意;如果你是一位結構或工程設計師,可以利用該軟件建立零件模型,并能輕松建立部件、整機的裝配模型;除此之外,你還能夠在計算機上對設計中的產品預先進行動態、靜態分析,裝配干涉檢驗,甚至實現運動仿真功能,令你快速、高效、形象、直觀地設計產品。本書作者長期從事CAD、Creo 的工程應用、教學研究與培訓,對該軟件的應用有很深的理解與體會。本書以經典中文版Creo Parametric 2.0 為操作平臺,涵蓋基礎操作、曲面設計、工程圖繪制、裝配分析、動畫渲染、模具設計、鈑金設計、數控加工等各方面知識點,同時按照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組織全書的章節結構。全書采用使讀者快速入門和加強實戰能力的講解方式,配合各種經典案例,全面、系統地介紹Creo Parametric 2.0 在工業各個方面中的應用。􀀉本書內容導讀本書分為10 篇共27 章,其中:第1 篇包括第1~第3 章,介紹Creo Parametric 2.0 的基礎知識和操作;第2 篇包括第4~第7 章,介紹零件繪圖基礎;第3 篇包括第8~第11 章,介紹曲線曲面的設計和繪制;第4 篇包括第12 章,介紹零件工程圖繪制;第5 篇包括第13 章和第14 章,介紹零件的裝配;第6 篇包括第15 章和第16 章,介紹模型渲染和動畫制作;第7 篇包括第17~第20 章,介紹模具的設計;第8 篇包括第21 章,介紹鈑金模具的設計;第9 篇包括第22~第26 章,介紹數控加工技術及后置處理;第10 篇包括第27 章,結合軟件介紹現代產品造型設計特點。􀀉本書特點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內容全面。本書與當前同類圖書相比,能夠達到軟件知識與應用最大程度的集合,軟件中的絕大部分功能應用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相應的知識點;􀁺 基礎與實踐緊密結合。本書包含豐富的案例,經典且實用,并且沒有平鋪直敘的知識堆砌,讀者通過練習可以更快地掌握軟件的用法;􀁺 使用大開本,緊密排版。本書在有限的紙面上放置更多的內容,性價比比較高;􀁺 加入現代產品設計部分。本書時代感強,使讀者了解當前更新、更美的設計理念,真正了解設計。􀀉本書用途本書可作為:􀁺 制造業企業中設計人員的參考工具書;􀁺 學校圖書館收藏的參考備用查閱書;􀁺 個人學習軟件的備用手冊。􀀉致 謝一部好的作品來之不易,在此向長期致力于本書編寫的朋友們表示真誠感謝。感謝馬佩芝、王英祥、鄭潮、姜龍,他們對本書的資料整理、文字錄入、書稿中建模操作驗證等工作給與了很多幫助和支持。另外也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博文視點資訊有限公司的眾位編輯對我們的一貫支持。我們會將這份感激化作動力,以推出更多精彩、優質的圖書來回報廣大讀者朋友。另外,雖然我們很努力地編修,書中仍難免出現疏漏和不妥之處,希望各位讀者朋友們多多批評指正,如有疑問,請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萬分感謝。出版社郵箱:jsj@phei.com.cn作者郵箱:xai_2234@163.com編 者2014 年2 月
本書是一本介紹Creo Parametric 2.0 的完全自學手冊,內容安排由淺入深。全書共27 章,包括Creo Parametric 2.0入門、草圖繪制、實體特征、曲面設計、ISDX 曲面造型、零件工程圖、裝配操作、模型渲染、動畫、模具設計、EMX 模架設計、鈑金設計、數控編程、銑削加工、車削加工、后置處理等。本書內容全面,講解細致,并穿插大量的綜合范例。本書作為自學手冊,在講解上通俗易懂,配合大量真實操作圖進行說明,使初學者能夠直觀、準確地進行操作,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本書每章都列舉了實例,讓讀者通過實踐鞏固所學的知識。隨書贈送的光盤中包含了大部分綜合范例的素材文件和效果文件,可以配合圖書進行學習。本書有很強的實用性,可作為機械工程設計人員的Creo Parametric 2.0 自學教程和參考書籍,同時適合廣大Creo Parametric 2.0 初、中級讀者使用。
第1篇 基礎操作第1章 Creo Parametric 2.0入門1.1 Creo Parametric 2.0軟件介紹 21.1.1 Creo Parametric 2.0簡介 21.1.2 Creo Parametric 2.0的特點 21.1.3 Creo Parametric 2.0的功能 21.1.4 Creo 主要應用程序 51.2 Creo Parametric 2.0啟動與用戶界面 71.2.1 Creo Parametric 2.0啟動與退出 71.2.2 用戶界面簡介 81.3 參數設置 121.3.1 系統顏色設置 121.3.2 模型顯示設置 131.3.3 圖元顯示設置 141.3.4 草繪器設置 141.3.5 裝配設置 151.3.6 數據交換設置 161.3.7 界面設置 171.4 常用文件操作 191.4.1 新建文件 191.4.2 打開文件 201.4.3 保存文件 221.4.4 保存文件副本 231.4.5 備份文件 231.4.6 重命名文件 241.4.7 拭除文件 241.4.8 刪除文件 241.5 用戶工作目錄設置 251.5.1 通過“選擇工作目錄”命令設置 251.5.2 在“文件打開”對話框中設置 251.5.3 在文件夾導航器中設置 261.5.4 通過快捷方式設置 26第2章 幾何模型顯示及視圖設置2.1 幾何模型的顯示方式 292.2 視圖操作 302.2.1 通過“視圖”工具欄進行視圖操作 302.2.2 通過鍵盤、鼠標組合控制幾何模型的縮放、旋轉、平移 302.3 模型定向 312.4 層的設置及使用 322.4.1 層、層樹的概述和用途 322.4.2 管理圖層 322.4.3 層的類型 332.4.4 層的狀態 332.5 模型的顏色設置 332.6 系統顏色設置 34第3章 模型基準3.1 模型基準概述 373.2 創建基準平面 373.3 創建基準軸 423.4 創建基準點 463.5 創建基準曲線 483.6 基準特征的顯示與隱藏 49第2篇 零件繪圖基礎第4章 平面草圖繪制4.1 草圖繪制的基礎知識 514.1.1 參數化的草圖 514.1.2 草圖保存 514.2 草繪工作界面介紹 514.2.1 進入草繪界面 514.2.2 草繪界面布局 514.2.3 “草繪”選項卡中各工具講解 524.3 基礎圖元繪制 544.3.1 繪制點 544.3.2 繪制線 554.3.3 繪制矩形 564.3.4 繪制圓 574.3.5 繪制弧 594.3.6 繪制橢圓 604.4 高級圖元繪制 614.4.1 繪制坐標系 614.4.2 繪制圓錐弧 614.4.3 繪制倒圓角 624.4.4 繪制樣條曲線 634.4.5 通過參照創建圖元 644.4.6 繪制文本 654.4.7 調色板的使用 664.5 草繪編輯工具 664.5.1 修剪編輯 674.5.2 鏡像編輯 684.5.3 移動、縮放與旋轉的編輯 694.5.4 復制和粘貼 694.5.5 刪除 704.6 人工尺寸標注 704.6.1 線性標注 704.6.2 半徑、直徑標注 714.6.3 角度標注 714.6.4 周長標注 724.6.5 尺寸修改 724.7 幾何約束 734.7.1 幾何約束類型 734.7.2 解決過度約束 744.8 綜合范例 744.8.1 范例1:支架平面草圖的繪制 744.8.2 范例2:六角螺母平面草圖的繪制 764.8.3 范例3:墊片平面草圖的繪制 79第5章 基礎實體特征5.1 實體特征的基礎知識 855.1.1 Creo Parametric 2.0的三維設計環境 855.1.2 實體建模的規律和方法 855.1.3 實體建模的一般流程 865.2 拉伸特征 885.2.1 拉伸特征的含義及應用 885.2.2 拉伸特征的啟動及特征選項的含義 885.2.3 拉伸特征的創建方法 895.3 旋轉特征 895.3.1 旋轉特征的含義及應用 895.3.2 旋轉特征的啟動及特征選項的含義 905.3.3 旋轉特征的創建方法 905.4 掃描特征 915.4.1 掃描特征的含義及應用 915.4.2 掃描特征的啟動及特征選項的含義 915.4.3 掃描特征的創建方法 935.4.4 螺旋掃描特征 935.5 混合特征 955.5.1 混合特征的含義及應用 955.5.2 混合特征的啟動及特征選項的含義 955.5.3 混合特征的創建方法 965.6 綜合范例 985.6.1 范例1:手柄模型的創建 985.6.2 范例2:茶壺模型的創建 102第6章 特征的工程修飾6.1 孔特征 1096.1.1 孔的定位方式 1096.1.2 簡單孔的創建 1116.1.3 異形孔的創建 1116.1.4 標準孔的創建 1126.2 倒圓角特征 1126.2.1 倒圓角特征的含義及應用 1126.2.2 倒圓角特征的啟動及特征選項的含義 1126.2.3 倒圓角特征的創建方法 1136.3 倒角特征 1146.3.1 倒角特征的含義及應用 1146.3.2 邊倒角特征的啟動及創建 1146.3.3 拐角倒角特征的啟動及創建 1156.4 殼特征 1166.4.1 殼特征的含義及應用 1166.4.2 殼特征的啟動及創建 1166.5 筋特征 1186.5.1 筋特征的含義及應用 1186.5.2 軌跡筋特征的啟動及創建 1186.5.3 輪廓筋特征的啟動及創建 1196.6 拔模特征 1206.6.1 拔模特征的含義及應用 1206.6.2 一般拔模特征的啟動及創建 1206.6.3 可變拖動方向拔模特征的啟動及創建 1226.7 綜合范例:基座模型的創建 125第7章 實體特征操作7.1 特征修改 1317.2 重定義特征 1317.3 插入特征 1337.4 特征排序 1347.5 特征的刪除、隱含及隱藏 1357.5.1 特征間的父子關系 1357.5.2 特征刪除 1357.5.3 特征隱含 1367.5.4 特征隱藏 1377.6 復制特征 1377.6.1 新參考復制 1397.6.2 相同參考復制 1417.6.3 鏡像復制 1427.6.4 移動復制 1437.7 陣列特征 1447.7.1 陣列特征的含義及應用 1447.7.2 陣列特征的啟動及陣列特征的類型 1457.7.3 尺寸陣列特征的創建方法 1467.7.4 方向陣列特征的創建方法 1477.7.5 軸陣列特征的創建方法 1487.7.6 填充陣列特征的創建方法 1487.7.7 表陣列特征的創建方法 1507.7.8 參考陣列特征的創建方法 1507.8 特征成組 151第3篇 曲線曲面設計第8章 曲面設計概述8.1 曲面設計的發展歷程 1538.2 曲面設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1538.3 曲面設計的數學概念 1548.3.1 曲線的數學表達方式 1558.3.2 曲面的數學表達方式 1568.4 基準曲線 1568.4.1 “通過點”曲線 1568.4.2 來自方程的曲線 1588.4.3 來自橫截面的曲線 1608.5 相交曲線 1618.5.1 由曲面生成曲線 1618.5.2 由曲線生成曲線 1618.6 投影曲線 1628.7 包絡曲線 1638.8 偏移曲線 1638.9 修剪曲線 1648.10 綜合范例 1658.10.1 范例1:繪制熱水壺輪廓 1658.10.2 范例2:繪制曲線面構架 1678.10.3 范例3:繪制自行車車座構架 169第9章 曲面基礎控制9.1 曲面復制 1739.2 曲面鏡像 1749.3 曲面修剪 1749.4 曲面合并 1759.5 曲面偏移 1769.5.1 標準偏移特征 1769.5.2 具有拔模特征 1769.5.3 展開特征 1779.5.4 替換曲面特征 1779.6 曲面延伸 1789.7 綜合范例 1799.7.1 范例1:繪制熱水壺形狀 1799.7.2 范例2:偏移曲面與鏡像曲面 1809.7.3 范例3:曲面鏡像、偏移及合并 182第10章 高級曲面控制10.1 創建螺旋掃描曲面 18610.1.1 創建恒定螺距的螺旋掃描曲面 18610.1.2 創建可變螺距的螺旋掃描曲面 18710.2 創建邊界混合曲面 18910.2.1 單向邊界混合曲面 18910.2.2 雙向邊界混合曲面 19010.2.3 設置邊界約束條件 19110.2.4 定義控制點 19210.2.5 定義影響曲線 19310.3 將切面混合到曲面 19310.3.1 建立由曲線驅動的相切拔模曲面 19310.3.2 由邊線建立外部混合相切曲面 19510.3.3 由邊線建立內部混合相切曲面 19610.4 曲面自由形狀與實體自由形狀 19710.4.1 曲面自由形狀 19710.4.2 實體自由形狀 19910.5 創建展平面組 20110.5.1 在默認狀態下展平面 20110.5.2 自定義放置展平面組 20210.6 曲面與實體的轉化 20310.6.1 曲面轉化為實體 20310.6.2 實體轉化成曲面 20410.7 綜合范例 20510.7.1 范例1:繪制電熨斗形狀 20510.7.2 范例2:繪制電話聽筒模型 215第11章 使用ISDX創建造型曲面11.1 模塊簡介 22611.2 界面介紹 22611.3 創建造型曲線 22711.3.1 造型曲線基礎概念 22711.3.2 創建一般造型曲線 22811.4 創建圓和圓弧 22911.5 通過投影創建COS曲線 22911.6 通過相交曲面創建COS曲線 23011.7 偏移曲線 23111.8 來自基準的曲線 23211.9 來自曲面的曲線 23211.10 編輯造型曲線 23311.10.1 編輯曲線點或控制點 23311.10.2 改變軟點類型 23311.10.3 改變曲線類型 23411.10.4 設置相切條件 23411.10.5 增加造型曲線上的內部點 23511.10.6 刪除造型曲線上的點 23611.10.7 刪除造型曲線 23611.10.8 分割或合成造型曲線 23611.11 創建造型曲面 23711.11.1 創建邊界曲面 23711.11.2 創建放樣曲面 23711.11.3 創建混合曲面 238第4篇 工程繪圖第12章 零件工程圖12.1 工程圖概述 24012.1.1 進入工程圖模塊 24012.1.2 工程圖的視圖類型 24112.2 工程制圖標準 24212.2.1 投影視角 24212.2.2 繪圖單位 24212.2.3 圖紙圖框 24212.2.4 繪圖比例 24312.2.5 繪圖線條 24312.3 工程圖的相關配置文件 24412.3.1 工程圖配置文件 24412.3.2 config.pro配置文件 24512.4 工程圖繪制的一般流程 24512.5 創建視圖 24612.5.1 創建主視圖 24612.5.2 創建投影視圖 24712.5.3 創建立體視圖 24812.5.4 創建局部視圖 24912.5.5 創建破斷視圖 25012.6 創建剖視圖 25012.6.1 創建全剖視圖 25012.6.2 創建半剖視圖 25212.6.3 創建局部剖視圖 25312.6.4 創建轉正剖視圖 25412.6.5 創建展開剖視圖 25612.7 視圖操作 25712.7.1 移動視圖 25712.7.2 刪除視圖 25712.7.3 設置視圖狀態 25712.7.4 設置視圖顯示方式 25812.7.5 設置視圖比例 26012.7.6 視圖對齊 26012.8 尺寸標注 26112.8.1 顯示驅動尺寸 26112.8.2 創建人工尺寸 26212.8.3 編輯尺寸 26412.8.4 清除尺寸 26512.9 公差標注 26712.10 文本標注 26912.11 表格 27112.12 設計工程圖模板 27212.12.1 設計工程圖模板的操作步驟 27212.12.2 使用工程圖模板的操作步驟 27712.13 綜合范例:繪制殼體工程圖 277第5篇 裝配第13章 裝配概述與基礎操作13.1 裝配功能簡介 28613.1.1 進入裝配環境 28613.1.2 裝配窗口簡介 28613.1.3 裝配的概念和基本術語 28713.1.4 裝配樹的顯示 28713.2 裝配的創建過程 28813.2.1 自底向上裝配 28813.2.2 自頂向下裝配 28813.3 插入元件 28813.4 元件移動 28913.5 添加約束 29113.5.1 重合 29113.5.2 平行 29313.5.3 角度 29413.5.4 距離 29513.5.5 法向 29713.6 重復放置零件 29713.7 鏡像零件 29913.8 陣列零件 29913.9 綜合范例:虎鉗裝配過程 300第14章 裝配高級操作14.1 連接裝配 31014.1.1 銷釘 31014.1.2 滑動桿 31114.1.3 圓柱 31214.1.4 平面 31314.1.5 球 31414.1.6 焊接 31514.2 撓性裝配 31614.2.1 定義撓性零件 31614.2.2 撓性零件裝配 31714.3 布局圖裝配 32014.3.1 建立布局文件 32014.3.2 繪制布局圖 32014.3.3 利用布局對零件進行參數控制 32214.3.4 利用布局圖實現產品自動裝配 32414.4 骨架模型裝配 32514.4.1 建立骨架模型 32514.4.2 參考骨架模型在組件中創建零件 32714.5 綜合范例:繪制電視遙控器外殼 329第6篇 渲染及動畫第15章 模型渲染15.1 渲染概述 33515.2 設置模型外觀 33515.2.1 功能區 33615.2.2 我的外觀區 33615.2.3 模型外觀區 33615.2.4 外觀庫區 33615.2.5 自定義外觀區 33615.2.6 賦予模型對象材質的一般步驟 34015.3 場景設置 34115.4 房間設置 34115.4.1 工具條 34215.4.2 房間外觀工具盒 34315.4.3 屬性工具盒 34315.5 光源 34415.5.1 光源的種類 34515.5.2 “光源”選項卡 34515.5.3 工具條 34615.5.4 光源調色板 34615.5.5 設置光源屬性 34615.6 效果 34915.7 設置模型透視圖 35015.8 渲染設置 35115.8.1 Photolux渲染器參數設置 35115.8.2 PhotoRender渲染器參數設置 35315.9 生成渲染圖片 35415.10 綜合范例:不銹鋼禮品渲染 354第16章 動畫16.1 動畫概述 36016.1.1 Creo Parametric 2.0中動畫常用關鍵術語 36016.1.2 進入動畫模塊 36016.2 動畫創建的方法 36116.2.1 定義動畫 36116.2.2 定義主體 36116.2.3 創建拖動 36316.2.4 “關鍵幀序列”對話框 36516.2.5 “關鍵幀序列(定義)”對話框 36516.2.6 主體鎖定 36816.2.7 建立事件 36816.2.8 建立定時視圖 36916.2.9 建立定時透明 37016.2.10 建立定時樣式 37216.2.11 動畫設置 37316.2.12 運行動畫與導出動畫文件 37416.2.13 “動畫”控制區 37516.2.14 “捕獲”對話框 37516.2.15 碰撞檢測設置 37616.2.16 顯示圖元 37716.2.17 時間線 37716.2.18 設置動畫參數 37816.2.19 制作動畫步驟 37916.3 綜合范例 37916.3.1 范例1:MP3播放器拆解動畫 37916.3.2 范例2:玩具魔方動畫 384第7篇 模具設計第17章 模具設計概述17.1 塑料模具概述 39317.1.1 注塑成型原理和注塑機介紹 39317.1.2 塑料性質和常用塑料介紹 39517.1.3 塑料制品的設計工藝要求 39717.1.4 塑件材料選擇 40017.1.5 塑料模具的基本組成及作用 40017.1.6 常見模具結構類型及優缺點 40117.2 模具設計窗口及功能介紹 40317.3 模具設計要點與一般流程 40517.3.1 使用Creo Parametric 2.0設計模具的一般流程 40517.3.2 模具設計要點 40517.4 用Creo Parametric 2.0設計模具的模型精度問題 40817.5 模具布局與添加參考零件 40917.5.1 模具布局 40917.5.2 范例:可視門鈴室外機上蓋注射模型 41017.6 設置收縮率 41217.7 建立模具模型 414第18章 分型及組件設計18.1 創建模具分型曲面 41818.1.1 分型面與分型面的規則 41818.1.2 一般方法創建的分型面 41818.1.3 復制分型面 41818.1.4 填充分型面 41818.1.5 陰影分型面 41918.1.6 裙邊分型面 42118.1.7 其他分型面 42318.1.8 填充分型面上的孔 42418.2 創建模具體積塊與滑塊 42418.2.1 分割法 42418.2.2 聚合法 42618.2.3 草繪法 42918.2.4 滑塊法 43018.2.5 重定義與修改體積塊 43218.3 模具組件設計 43418.3.1 流道設計 43418.3.2 等高線設計 43618.3.3 頂桿孔設計 43718.4 綜合范例:繪制可視門鈴室外機上蓋注射模具 438第19章 模具分析及修改19.1 模具檢測 44419.1.1 “分析”選項卡 44419.1.2 投影面積計算 44519.1.3 厚度檢測 44519.1.4 拔模檢測 44819.1.5 檢查等高線(水道)回路 44919.2 零件成型分析 45019.2.1 模型窗口分析 45119.2.2 澆口位置分析 45219.2.3 流動分析 45319.2.4 冷卻質量分析 45519.2.5 縮痕分析 45519.2.6 分析報告書 45719.3 模具修改 45919.3.1 原始零件設計修改 45919.3.2 分型面修改 46019.3.3 等高線(水道)修改 46119.3.4 開啟動作及修改 46319.4 綜合范例:分析及修改模具 464第20章 EMX模架設計20.1 模架設計簡介 46820.1.1 中小型標準模架的結構形式 46820.1.2 大型模架的結構形式 46920.2 塑料模具專家EMX 5.0 47020.2.1 安裝與配置 47020.2.2 使用EMX 5.0設計模架的基本步驟 47220.2.3 EMX 5.0的設計界面 47220.2.4 EMX 5.0中命令的使用 47220.2.5 建立及修改項目 47720.2.6 建立模架 47920.2.7 其他組件 48220.3 綜合范例:可視門鈴室外機上蓋注射模具模架設計 487第8篇 鈑金設計第21章 鈑金設計與制造21.1 鈑金設計概述 49521.2 用戶界面 49521.3 鈑金設計的一般流程 49621.4 創建鈑金件 49721.4.1 鈑金件設計配置選項 49721.4.2 默認參數 49821.4.3 利用轉換創建鈑金件 50021.4.4 創建壁 50121.4.5 扯裂 50621.4.6 剪切 50921.4.7 凸模 51021.4.8 拐角防裂槽 51121.5 鈑金的彎曲余量和展開長度 51221.5.1 彎曲余量與展開長度 51221.5.2 創建折彎表 51421.6 折彎與展平 51521.6.1 固定幾何 51521.6.2 折彎順序 51621.7 鈑金制造準備 51721.8 鈑金工程圖 51921.9 綜合范例:支架鈑金設計 520第9篇 數控加工第22章 數控編程概述22.1 Creo Parametric 2.0數控加工概述 52422.1.1 包絡定義法數控加工 52422.1.2 Creo Parametric 2.0數控加工的特點 52522.2 加工基礎知識 52522.2.1 加工工藝分析 52522.2.2 加工工藝參數 52622.2.3 Creo Parametric 2.0中的加工配置參數 52822.3 數控編程的一般流程 53122.3.1 創建加工文件 53122.3.2 創建幾何體 53122.3.3 創建刀具 53122.3.4 創建操作 53422.3.5 創建NC序列 53522.3.6 刀路仿真 53622.3.7 刀路輸出 53622.3.8 刀路后置處理 54022.4 綜合范例 54122.4.1 范例1:數控加工流程 54122.4.2 范例2:創建加工工件 546第23章 銑削加工23.1 銑削加工的參數設置 55223.2 體積塊銑削 55723.2.1 體積塊粗加工的加工設置 55823.2.2 常用的參數設置方法 55923.3 局部加工 55923.3.1 加工設置方法 55923.3.2 局部銑削的參數設置方法 56223.4 輪廓加工 56223.4.1 關于輪廓銑削 56223.4.2 創建輪廓銑削NC序列 56323.5 表面(端面)銑削 56423.5.1 關于表面銑削 56423.5.2 創建表面銑削NC序列 56423.6 曲面加工 56523.6.1 關于曲面銑削 56523.6.2 創建曲面銑削NC序列 56623.7 腔槽加工 56723.7.1 關于腔槽銑削 56723.7.2 創建腔槽銑削NC序列 56723.8 軌跡加工 56823.8.1 關于軌跡銑削 56823.8.2 創建“2軸”軌跡銑削NC序列 56823.8.3 創建“3軸”軌跡銑削NC序列 56923.9 雕刻加工 57023.9.1 關于雕刻 57023.9.2 創建雕刻NC序列 57023.10 孔加工 57123.10.1 孔加工介紹 57123.10.2 創建孔加工NC序列 57123.10.3 定義深度 57223.11 粗加工與重新粗加工 57323.11.1 關于粗加工和重新粗加工 57323.11.2 創建粗加工NC序列 57323.11.3 創建重新粗加工NC序列 57423.11.4 粗加工和重新粗加工專用的銑削參數 57523.12 精加工 57823.12.1 關于精加工 57823.12.2 創建精加工NC序列 57823.12.3 精加工專用的銑削參數 57923.13 綜合范例:銑削加工參數設置 581第24章 車削加工24.1 車削輪廓定義 58624.1.1 包絡定義法 58624.1.2 曲面定義法 58624.1.3 草繪定義法 58724.1.4 橫截面定義法 58724.1.5 參考模型定義法 58824.2 區域車削 58824.3 輪廓車削 59024.4 凹槽車削 59224.5 螺紋車削 59424.6 孔位車加工 59524.6.1 關于孔加工 59524.6.2 創建孔加工的數控加工序列 59624.6.3 孔加工的循環類型 59624.7 綜合范例:裝飾支架 597第25章 線切割25.1 線切割基礎知識 60725.1.1 基礎知識 60725.1.2 線切割加工工藝 60725.1.3 線切割加工中的一些經驗 60825.1.4 切割前工件的準備 60925.1.5 Creo Parametric 2.0中的線切割加工參數 60925.2 2軸線切割 61125.2.1 創建2軸線切割NC序列 61125.2.2 創建粗加工、精加工和分離切削運動 61125.2.3 指定螺旋點和進刀點 61225.2.4 指定2軸輪廓切削的錐角 61325.2.5 指定拐角條件 61325.2.6 拐角條件類型 61425.2.7 創建無芯切削運動 61425.2.8 為無芯切削運動指定起始點 61525.3 4軸線切割 61625.3.1 以“XYZ/IJK”格式創建4軸線切割NC序列 61625.3.2 以“平動頭1/平動頭2”格式創建4軸線切割NC序列 61625.4 綜合范例:2軸線切割 618第26章 后期處理26.1 制作配置文件 62226.1.1 配置文件的命名規則 62226.1.2 后置處理模式 62226.1.3 新建配置文件 62326.2 建立數控程序 65226.2.1 創建數控程序 65226.2.2 輸出一組NC序列 65226.2.3 數控程序編輯 65226.3 刀路(CL)數據 65426.3.1 刀路設置 65426.3.2 刀路數據輸出 65626.4 綜合范例 65626.4.1 范例1:創建車削加工數控程序 65626.4.2 范例2:創建線切割加工數控程序 661第10篇 現代產品造型第27章 現代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賞析27.1 工業設計概述 66627.2 現代產品設計的特點 66627.3 現代工業設計的主要理論 67127.4 趣味性設計 67427.5 綠色設計 67827.6 無障礙設計 67927.7 經典造型案例:茶壺設計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