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平板顯示概論

( 簡體 字)
作者:劉純亮,張小寧,梁志虎類別:1. -> 電子工程 -> 電子電氣
譯者: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平板顯示概論 3dWoo書號: 35298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不接受訂購

出版日:3/1/2013
頁數:300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不接受訂購
ISBN:9787121196935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平板顯示(FPD)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僅舉數例: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臺式計算機、電視機、交通指示燈、電子標牌。已經開發出的幾種平板顯示技術有液晶顯示(LCD)、等離子體顯示(PDP)、發光二極管(LED)、有機發光器件(OLED)和場發射顯示(FED)。由于每種顯示技術有其獨特的性能和應用,這些技術是共存的。
然而,由于顯示材料和工作機理的差異,目前尚無一本教科書能夠涵蓋如此寬泛的顯示技術的基礎物理。已有的書籍專注于特定的顯示技術,或者有些書的章節介紹了不同的顯示技術。本書可作為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書,他們的專業背景比較寬泛,如電機工程、電子學、材料科學、應用物理和光學工程。本書也可作為在顯示工業工作的工程師和科技人員的參考書。本書素材及其內容編排來自“顯示技術概論”課程。自從2003年以來,該課程由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光電工程學研究所李君浩講授。
本書對薄膜晶體管(TFT)、LCD、PDP、LED、OLED和FED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相關物理知識逐章予以介紹。LCD屬于非發光型顯示。從電學角度看,每個像素是一個TFT驅動的光開關。為了減少電容的漏電流,液晶材料應該具有高電阻特性。但是,為了得到高對比度,大多數直視式TFT LCD需要兩個吸收型光學偏振片。這些偏振片不但降低了光透過效率,而且限制了LCD的視角。因此,對于寬視角LCD,相位補償薄膜是必需的。相反,PDP屬于發光型顯示。PDP可以看做單個基板上的百萬只微型熒光燈。LED和OLED是分別由結晶半導體和非晶有機材料構成的電致發光器件。與同樣是有機化合物的液晶材料相比,OLED材料應當具有低電阻特性以降低歐姆損耗。FED是一種平面型陰極射線管,它具有這種成熟技術的所有優點。
在本書中,不同顯示技術的基本物理和實際技術問題(如材料要求、器件結構、加工方法和驅動技術)均會予以講述。各種顯示技術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些會比其他的更成熟一些。一般而言,它們一直處于快速發展之中,要緊跟上技術的發展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這本概論性教科書中,我們重點強調基本科學問題,并突出每種顯示技術的關鍵技術進展。
本書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交叉學科領域的讀者提供背景知識,以激勵他們的新思想。由于顯示技術涵蓋非常廣泛的科學知識,來自任何方面的技術突破都可能導致該產業的顯著進步。有時,不同顯示技術之間不但存在競爭,也存在合作。例如,從顯示應用而言,LCD和LED是完全不同的技術。但是,LED也可用做LCD的背光源。得到的結果是,LCD的色域擴大,動態對比度增強,功耗降低。讀完本書后,期待讀者能夠從科學、技術和工程的角度對顯示技術有一個整體的印象。不同的顯示技術適合不同的尺寸(分布范圍從對角線小于1英寸到大于1百英寸)和應用(如戶外、室內和移動顯示)。另外,本書也可作為讀者邁向從事更先進的研究與開發工作的入門臺階。
本書的內容安排如下。第1章作為開發一種顯示應用和評判其性能的導引,介紹了顯示技術的分類和性能指標。同時還講述了不同顯示技術(LCD、PDP、LED、OLED和FED)的應用。顯示是用于產生或者再現彩色圖像。第2章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介紹了彩色形成的過程。以此為基礎,可以應用彩色科學的背景知識在工程上實現彩色顯示。第3章講述了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的TFT,它用于驅動LCD和OLED。由于是概論性教科書,本章首先介紹了基本的半導體物理,這些知識對第6章也是有用的。重點講述了非晶硅和多晶硅的材料基礎。然后,介紹了TFT的器件結構及其性能。最后,講述了用于LCD和OLED的驅動技術和電路。另外,還簡要介紹了諸如有機和氧化物TFT等新興TFT技術。
第4章首先講述了基本液晶化合物結構、混合物配方及物理性質,然后擴展到對器件結構和顯示特性的討論。介紹了三種類型LCD器件:透射式、反射式和透反式。大多數現代LCD采用透射式。但是,透射式LCD所顯示的圖像在直射陽光下會出現沖蝕現象。相反,反射式LCD可在陽光下很好地工作,但在黑暗環境下看不到圖像。在保持較好的陽光下可讀能力的同時,又具備透射式顯示的良好圖像質量,人們開發出了透反式LCD。
第5章對PDP基礎進行了總體介紹。首先討論了氣體放電物理,包括氣體放電中的各種反應和I-V特性。講述了DC PDP和AC PDP面板,以及表面放電和垂直放電方式。同時,還講述了PDP面板的工藝技術和有用的工藝方法。最后,結合放電單元工作過程和驅動機理,討論了PDP的系統技術。
第6章討論了半導體LED。首先介紹了材料體系,它決定了器件的發光波長。然后,討論了LED的電學性能、典型的p-n結和相應的光學特性。介紹了LED的加工工藝,它會顯著影響器件的電學、光學和熱學特性。最后,講述了LED在顯示中的應用。
第7章講述了OLED,它在加工工藝和工作原理上分別與LCD和LED有類似之處。該章從有機材料開始討論,介紹了有機材料中的光物理過程,然后講述了有機材料中的電注入和傳輸,接著討論OLED器件的結構和加工工藝。OLED的一個嚴重缺點是壽命較短,對該問題也進行了討論。
第8章對FED基礎進行了總體介紹。首先討論了場發射物理,包括場增強和真空問題。介紹了FED結構、顯示原理和各種電子發射源。對低壓和高壓熒光粉的優缺點進行了比較。同時,還講述了FED的面板工藝技術和有用的工藝方法。最后,討論了FED的系統技術。

李君浩,中國臺灣
劉南洲,中國臺灣
吳詩聰,佛羅里達,美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平板顯示的工作原理、工藝技術、應用領域、尋址方法、系統性能和所涉及的科學原理,涵蓋了液晶顯示、等離子體顯示、發光二極管、有機發光器件和場發射顯示等平板顯示技術,對它們的基本原理、實際技術問題、最新研究進展以及不同技術的比較進行了系統敘述。 本書可作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書,也可作為平板顯示領域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平板顯示 1
1.2 發光型和非發光型顯示 3
1.3 顯示性能指標 3
1.3.1 物理參量 4
1.3.2 亮度和彩色 5
1.3.3 對比度 6
1.3.4 空間和時間特性 6
1.3.5 發光效率和功耗 7
1.3.6 柔性顯示 7
1.4 平板顯示應用 8
1.4.1 液晶顯示 8
1.4.2 發光二極管 9
1.4.3 等離子體顯示 9
1.4.4 有機發光器件 10
1.4.5 場發射顯示 11
參考文獻 11
第2章 彩色科學與工程 14
2.1 引言 14
2.2 人眼 15
2.3 色度學 18
2.3.1 三基色空間 18
2.3.2 CIE 1931色度表征 19
2.3.3 CIE 1976均勻彩色系統 23
2.3.4 彩色飽和度和色域 25
2.3.5 光源 26
2.3.6 光度學 29
2.4 彩色的產生與再現 31
習題 32
參考文獻 33

第3章 薄膜晶體管 34
3.1 引言 34
3.2 結晶半導體材料的基本概念 34
3.2.1 結晶半導體能帶結構 35
3.2.2 本征和非本征半導體 40
3.3 無序半導體 42
3.3.1 非晶硅 43
3.3.2 多晶硅 45
3.4 薄膜晶體管特性 47
3.5 無源矩陣和有源矩陣的驅動方法 51
3.6 非硅薄膜晶體管 57
習題 59
參考文獻 60
第4章 液晶顯示 63
4.1 引言 63
4.2 透射式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 64
4.3 液晶材料 66
4.3.1 相變溫度 66
4.3.2 共熔混合物 67
4.3.3 介電常數 69
4.3.4 彈性常數 71
4.3.5 轉動黏度 72
4.3.6 光學性質 72
4.3.7 折射率 73
4.4 液晶取向 76
4.5 水平取向液晶盒 77
4.5.1 相位延遲效應 79
4.5.2 透過率與電壓的關系 79
4.6 扭曲向列液晶盒 80
4.6.1 光學透過率 81
4.6.2 視角 83
4.6.3 具有相位補償膜的TN液晶盒 84
4.7 面內開關液晶盒 85
4.7.1 器件結構 86
4.7.2 透過率與電壓的關系 86
4.7.3 視角 87
4.7.4 相位補償膜 88
4.8 邊緣場開關液晶盒 89
4.9 垂直取向液晶盒 90
4.9.1 透過率與電壓的關系 90
4.9.2 響應時間 91
4.9.3 過驅動和下沖電壓方法 93
4.9.4 多疇垂直取向液晶盒 94
4.10 光學補償彎曲液晶盒 96
4.10.1 透過率與電壓的關系 96
4.10.2 OCB補償膜 97
4.10.3 無偏壓彎曲液晶盒 98
4.11 透反式液晶顯示 99
4.11.1 引言 99
4.11.2 雙盒厚透反式液晶顯示 102
4.11.3 單盒厚透反式液晶顯示 104
4.12 未來發展方向 109
習題 109
參考文獻 111
第5章 等離子體顯示 120
5.1 引言 120
5.2 氣體放電物理 121
5.2.1 I-V特性 122
5.2.2 潘寧電離和巴邢曲線 122
5.2.3 引火機制 123
5.3 等離子體顯示面板 123
5.3.1 DC PDP 123
5.3.2 AC PDP 124
5.3.3 面板制造工藝 126
5.4 前基板技術 128
5.4.1 基板玻璃 129
5.4.2 維持電極 129
5.4.3 介質層 130
5.4.4 介質保護層 131
5.5 后基板技術 131
5.5.1 基板玻璃 132
5.5.2 尋址電極 132
5.5.3 介質層 133
5.5.4 障壁 133
5.5.5 熒光粉層 135
5.6 封裝與老練技術 137
5.6.1 封接層形成和面板對位 137
5.6.2 封接、排氣和充氣 138
5.6.3 老練 139
5.7 驅動系統技術 140
5.7.1 單元工作機理 140
5.7.2 驅動 141
5.7.3 能量恢復 142
5.7.4 PDP 相關問題 143
習題 144
參考文獻 144
第6章 發光二極管 150
6.1 引言 150
6.2 材料體系 153
6.2.1 用于紅光和黃光LED的AlGaAs 和AlGaInP 材料體系 155
6.2.2 用于綠光、藍光和紫外 LED的GaN材料體系 156
6.2.3 白光LED 158
6.3 二極管特性 161
6.3.1 P型層和N型層 162
6.3.2 耗盡區 163
6.3.3 J-V特性 166
6.3.4 異質結結構 167
6.3.5 量子阱、量子線和量子點結構 168
6.4 發光特性 169
6.4.1 復合模型 170
6.4.2 L-J特性 171
6.4.3 光譜特性 173
6.5 器件制作 175
6.5.1 外延 176
6.5.2 工藝流程和器件結構設計 178
6.5.3 出光效率改善 180
6.5.4 封裝 183
6.6 應用 183
6.6.1 交通燈、電子招牌和巨型顯示 184
6.6.2 LCD背光源 185
6.6.3 普通照明 188
習題 188
參考文獻 189
第7章 有機發光器件 192
7.1 引言 192
7.2 有機材料中的能態 193
7.3 光物理過程 194
7.3.1 弗蘭克-康登原理 195
7.3.2 熒光和磷光 197
7.3.3 雅布倫斯基圖 198
7.3.4 分子間過程 199
7.3.5 量子產額計算 202
7.4 載流子注入、傳輸和復合 204
7.4.1 理查森-肖特基熱電子發射 206
7.4.2 SCLC、TCLC和PF遷移率 207
7.4.3 電荷復合 209
7.4.4 電磁波輻射 209
7.5 結構、制作和表征 211
7.5.1 器件結構 212
7.5.2 聚合物OLED 220
7.5.3 器件制作 221
7.5.4 電學和光學特性 227
7.5.5 退化機制 230
7.6 內量子效率改善 235
7.6.1 磷光OLED 235
7.6.2 串列結構 237
7.6.3 白光OLED 239
7.7 引出效率改善 241
習題 242
參考文獻 243
第8章 場發射顯示 253
8.1 引言 253
8.2 場發射的物理基礎 253
8.2.1 功函數和場增強 253
8.2.2 真空機制 256
8.3 FED的結構和顯示機理 257
8.4 發射體 258
8.4.1 Spindt 型發射體 259
8.4.2 CNT發射體 261
8.4.3 表面傳導電子發射 263
8.5 面板工藝 264
8.6 場發射陣列基板技術 267
8.7 熒光粉基板技術 268
8.8 封裝和老練 270
8.8.1 支撐柱 270
8.8.2 封接層制備和基板對位 271
8.8.3 封接 272
8.8.4 排氣和封斷 272
8.8.5 老練 273
8.9 驅動電路系統技術 273
習題 274
參考文獻 275
索引 281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