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ANSYS13.0/ LS-DYNA非線性有限元分析實例指導教程

( 簡體 字)
作者:胡仁喜類別:1. -> 工程繪圖與工程計算 -> ANSYS
譯者: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ANSYS13.0/ LS-DYNA非線性有限元分析實例指導教程 3dWoo書號: 31340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不接受訂購

出版日:10/9/2011
頁數:368
光碟數:1 (含視頻教學)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不接受訂購
ISBN:9787111358718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隨著計算力學、計算數學、工程管理學,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值模擬技術日趨成熟。數值模擬可以廣泛應用到土木、機械、電子、能源、冶金、國防軍工、航天航空等諸多領域,并對這些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ANSYS13.0LS-DYNA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通用顯式非線性動力分析程序,能夠模擬真實世界的各種復雜幾何非線性、材料非線性和接觸非線性問題,特別適合求解各種二維、三維非線性結構的高速碰撞、爆炸和金屬成形等非線性動力沖擊問題,同時可以求解傳熱、流體及流固耦合問題。

全書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ANSYS13.0LS-DYNA軟件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應用方法及要點,主要包括:CAE技術及其發展、單元的特性及定義、材料模型及其選用、有限元建模技術、加載與約束、求解及控制、后處理等。第二部分結合實例介紹了LS-DYNA的一些典型應用,主要包括:工業產品跌落測試分析、沖壓回彈分析、鳥撞風擋分析、軋制成形分析飛沖擊分析、侵徹分析等,并在其中穿插講述了一些新的模塊、新的方法。

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本書的最大特點之一,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實用性。

本書配有1張多媒體教學光盤,光盤包含本書要用到的數據文件、所有實例命令流文件以及所有實例操作過程AVI動畫文件,這對讀者使用ANSYS13.0LS-DYNA將有很大的幫助。

本書由三維書屋工作室總策劃,青島科技大學的王澤鵬老師、軍械工程學院的胡仁喜老師以及石家莊三維書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康士廷老師主編,其中第14章以及第11章由王澤鵬執筆編寫,第10、12、13章由胡仁喜執筆編寫、第14∼16章由康士廷執筆編寫。參加編寫的還有:王艷池、周冰、王義發、董偉、王玉秋、王敏、張俊生、王培合、陽平華、鄭長松、王文平、孟清華、王兵學、王淵峰、袁濤、王佩楷、劉昌麗、楊雪靜、李瑞、王洪、夏德偉等。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維漏在所難免,懇請廣大師生、讀者登錄網站www.sjsanweishuwu.com或聯系win760520@126.com不吝賜教!
內容簡介:

ANSYS13.OLSDYNA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通用顯式非線性動力分析程序,能夠模擬真實世界的各種復雜幾何非線性、材料非線性和接觸非線性問題,特別適合求解各種二維、三維非線性結構的高速碰撞、爆炸和金屬成形等非線性動力沖擊問題,同時可以求解傳熱、流體及流固糯合問題。

全書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ANSYS13.OLS-DYNA軟件所涉及的基礎知識、應用方法及要點,主要包括: CAE技術及其發展、單元的特性及定義、材料模型及其選用、有限元建模技術、加載與約束、求解及控制、后處理等。第二部分結合實例介紹了LS-DYNA的一些典型應用,主要包括:工業產品跌落測試分析、沖壓回彈分析、鳥撞風擋分析、軋制成形分析、沖擊分析、侵徹分析等,并在其中穿插講述了一些新的模塊、新的方法。

本書適合理工科院校本科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作為專業學習輔導教材,也可以作為各行各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工程設計參考手冊。
目錄:

前言

第1章CAE與LS—DYNA的發展

1.1 CAE技術及其發展

CAE的優越性:

1.2 LS—DYNA特點及應用

1.2.1 LS.DYNA的功能特點

1.2.2 LS.DYNA的應用領域

1.2.3 LS.DYNA的文件系統

1.2.4.LS.DYNA分析的一般流程

l_3顯式與隱式時間積分

第2章 ANSYS/LS.DYNA的單元特性及定義

2.1 ANSYS/LS—DYNA的單元特性

2.1.1 LINKl60桿單元

2.1.2 BEAMl61梁單元

2.1.3 SHEI_L163薄殼單元

2.1.4 SOLIDl64實體單元

2.1.5 COMBll65彈簧阻尼單元

2.1.6 MASSl66質點質量單元

2.1.7 LINKl67纜單元

2.2定義顯式動力單元

2.2.1過濾圖形界面

2.2.2選擇單元類型

2.2.3定義單元選項

2.2.4定義單元實常數

2.3簡化積分與沙漏

2.3.1簡化積分單元

2.3.2沙漏概述

2.3.3沙漏控制技術

2.3.4單元綜合要點

第3章LS—DYNA材料模型及其選用

3.1材料定義流程

3.1.1 圖形用戶界面(GUI)輸入材料模型的流程3l

3.1.2用命令定義材料模型

3.1.3材料模型選擇要點

3.2彈性材料模型

3.2.1線彈性材料

3. 2.2非線性彈性模型

3.3非線性無彈性模型

3.3.1與應變率無關的各向同性材料模型

3. 3.2與應變率相關的各向同性材料模型

3.3.3與應變率相關的各向異性材料模型

3. 3.4考慮失效的材料模型

3.3.5彈塑性流體動力學材料模型

3.3.6粘彈塑性材料模型

3.4泡沫材料模型

3.4.1低密度閉合多孔的聚氨酯泡沫

3.4.2粘性泡沫材料模型

3.4. 3低密度氨基甲酸乙酯泡沫

3.4.4可壓扁泡沫材料模型

3.4.5正交異性可壓扁Honeycomb蜂窩結構

3.5狀態方程相關的材料模型

3.5.1線性多項式狀態方程

3.5.2 Gruneisen狀態方程

3.5.3’Tbbulated狀態方程

3.6離散單元模型

3.6.1彈簧的材料模型

3.6.2阻尼器模型

3.6_3索模型

3.7剛性體模型

第4章建立幾何實體模型

4.1常用的基本概念

4.1.1建模前的規劃

4.1.2 ANSYS/LS.DYNA的單位制

4.1. 3 ANSYS坐標系

4.1.4坐標系的激活與刪除

4.1.5工作平面

4.1.6組件與組元

4.1.7工作環境設置

4.2 ANSYS實體建模

4.2.1自底向上建模

4.2.2自頂向下建模

4.2.3布爾操作

4.2.4布爾運算失敗時建議采取的一些措施

4.2.5其他常用實體建模方式

4.2.6圖元的顯示

4. 3從CAD系統中導入實體模型

4.3.1生成IGES(.igs)格式文件

4.3.2 ANSYS/LS.DYNA調IGES文件

第5章建立有限元模型

5.1設置單元屬性

5.1.1為實體模型指定屬性

5.1.2使用總體的屬性設置

5.1. 3修改單元屬性

5.2控制網格密度

5.2.1智能網格劃分

5.2.2單元尺寸控制

5.2.3單元類型控制

5.2.4網格類型控制

5.2.5改變網格

5.3網格拖拉與掃掠

5.3.1網格拖拉

5.3.2網格掃掠

第6章LS.DYNA的接觸及其定義

6.1接觸算法與接觸類型

6.1.1常用基本概念

6.1.2 LS—DYNA的接觸算法

6.1. 3 LS—DYNA的接觸類型

6.2接觸界面的定義與控制

6.2.1定義接觸界面

6.2.2列表和刪除接觸

6.2.3接觸界面的控制選項

6.2.4穿透問題及解決措施

6.2.5接觸分析注意問題

第7章載荷、初始條件和約束

7.1施加載荷

7.1.1定義數組參數、載荷曲線

7.1.2施加載荷

7.2施加初始條件

7.3施加約束

7.3.1施加約束

7.3.2施加轉動約束

7.3.3滑動或周期性邊界面約束

7.3.4無反射邊界條件

7.3.5定義特殊約束

7.4點焊和阻尼控制

7.4.1點焊

7.4.2阻尼控制

第8章求解與求解控制

8.1求解基本參數設定

8.1.1計算時間控制

8.1.2輸出文件控制

8.1.3高級求解控制

8.1.4輸出K文件

8.2求解與求解監控

8.2.1求解過程描述

8.2.2求解監控

8.2.3求解中途退出的原因

8.2.4.負體積產生的原因

8.3重啟動

8.3.1 新的分析

8.3.2簡單重啟動

8.3.3小型重啟動

8.3.4完全重啟動

8.4 LS—DYNA輸入數據格式

8.4.1關鍵字文件的格式

8.4.2關鍵字文件的組織關系

第9章.ANSYS/LS—DYNA后處理

9.1 ANSYS后處理

9.1.1通用后處理器POSTl

9.1.2時間歷程后處理器POST

9.2 LS—PREPOST 3.2后處理

9.2.1 LS—PREPOST3.2程序界面

9.2.2下拉菜單

9.2.3圖形繪制

9.2.4.圖形控制區

9.2.5動畫控制區

9.2.6主菜單

9.2.7鼠標鍵盤操作

第10章產品的跌落測試分析

10.1跌落測試分析概述

10.2跌落測試模塊DTM

10.2.1:DTM模塊的啟動

10.2.2跌落測試分析基本流程

10.2.3跌落測試分析參數設置

10.3 PDA跌落測試分析

10.3.1啟動D’TM模塊

10.3.2打開幾何實體模型

10.3.3定義單元類型、實常數

10.3.4定義材料模型

10.3.5生成有限元模型

10.3.6生成PART

10.3.7定義接觸

10.3.8跌落分析基本參數設置

10.3.9觀察分析結果

10.3.10命令流實現

第11章板料沖壓及回彈分析

11.1顯式一隱式序列求解

11.1.1求解分析的顯式部分

11.1.2為了進行隱式分析改變作業名

11.1.3關閉單元的形狀檢查

11.1.4轉換單元類型

11.1.5修改隱式單元的幾何形狀

11.1.6移走不需要的單元

11.1.7重新定義邊界條件

11.1.8輸入應力

11.1.9進行隱式求解

11.2板料沖壓成形模擬

11.2.1 啟動ANSYS/LS—DYNA

11.2.2定義單元類型、實常數、材料模型

11.2.3創建幾何實體模型

11.2.4定義接觸

11.2.5定義約束

11.2.6施加載荷

11.2.7求解控制與求解

11.2.8觀察分析結果

11.2.9命令流實現

11.3回彈分析

11.3.1為了進行隱式分析改變作業名

11.3.2關閉單元的形狀檢查

11.3.3轉換單元類型

11.3.4修改隱式單元的幾何形狀

11.3.5移走不需要的單元

11.3.6重新定義邊界條件

ll.3.7輸入應力

11_3.8進行隱式求解

11_3.9檢查回彈結果

11.3.10命令流實現

第12章鳥撞發動機風擋模式

12.1隱式一顯式序列求解

12.1.1進行隱式求解

12.1.2為進行顯式求解改變作業名

12.1.3改變單元類型

12.1.4移走額外約束

12.1.5寫來自隱式分析的節點結果

12.1.6施加所需的接觸、載荷條件

12.1.7初始化模型的幾何形狀

12.1.8進行顯式分析

12.2鳥撞發動機風擋模擬

12.2.1進行隱式求解

12.2.2隱式求解的命令流實現

12.2.3為進行顯式求解改變作業名

12.2.4改變單元類型、材料模型、實常數

12.2.5移走額外約束

12.2.6寫來自隱式分析的節點結果

12.2.7施加所需的接觸、載荷條件

12.2.8初始化模型的幾何形狀

12.2.9進行顯式分析

12.2.10命令流實現

12.2.1后處理

第13章金屬塑性成形模擬

13.1金屬塑性成形數值模擬

13.1.1金屬塑性成形數值模擬概述

13.1.2塑性成形有限元模擬優點

13.1_3塑性成形中的有限元方法

13.2楔橫軋軋制成形模擬

13.2.1啟動ANSYS/LS.DYNA

13.2.2定義單元類型、實常數、材料模型

13.2.3建立模具有限元模型

13.2.4定義接觸

13.2.5定義約束

13.2.6定義載荷

13.2.7定義模具的質量中心

13.2.8求解控制與求解

13.2.9命令流實現

13.2.10后處理

第14章沖擊動力學問題的分析

14.1薄壁方管屈曲分析

14.1.1 啟動ANSYS/LS—DYNA

14.1.2建立有限元模型

14.1.3定義接觸

14.1.4定義邊界條件

14.1.5施加沖擊載荷

14.1.6求解控制設置

14.1.7求解及求解過程控制

14.1.8命令流實現

14.1.9后處理

14.2自適應網格方法概述

14.2.1 h—adaptive方法

14.2.2 r_adaptive方法

14.2_3開啟網格自適應

14.2.4 自適應網格高級控制

14.3薄壁方管的自適應屈曲分析

14_3.1創建PART

14_3.2開啟網格自適應

14.3.3 自適應網格高級控制

14.3.4命令流實現

14.3.5求解結果對比

第15章侵徹問題的分析

15.1 Ls.DYNA侵徹問題模擬概述

15.1.1侵徹問題的研究方法

15.1.2侵徹問題的數值模擬

15.2彈丸侵徹靶板分析

15.2.1啟動ANSYS/LS.DYNA

15.2.2建立有限元模型

15.2.3定義接觸33l

l 5.2.4定義邊界條件

l 5.2.5定義彈丸初始速度

15.2.6求解控制設置

15.2.7求解及求解過程控制

15.2.8命令流實現

15.2.9后處理

第16章ALE、SPH高級分析

16.1 ALE方法

16.1.1 I~agrange、Euler、ALE方法

16.1.2 ALE方法理論基礎

16.1.3 執行一個ALE分析

16.2無網格方法概述

16.2.1無網格方法基本思想

16.2.2無網格的發展歷程

16.2.3無網格法的優缺點

16.2.4部分無網格方法簡介

16.3 SPH方法

16.3.1 SPH法的本質

16.3.2 SPH的基本理論

16.3.3 LS.DYNA中的SPH算法

16.3.4 SPH主要的關鍵字說明

附錄I 最常用的關鍵字

附錄II 常用建模操作命令

參考文獻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