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4/1 新書到! 3/25 新書到! 12/20新書到! 12/13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ANSYS Workbench 12基礎教程與實例詳解

( 簡體 字)
作者:浦廣益類別:1. -> 工程繪圖與工程計算 -> ANSYS
譯者: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ANSYS Workbench 12基礎教程與實例詳解 3dWoo書號: 28177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不接受訂購

出版日:10/1/2010
頁數:376
光碟數:1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不接受訂購
ISBN:9787508479880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有人將CAE技術稱為當今“科學與技術的完美結合”。這句話說得可能比較誇張,但不可否認,CAE技術的確是現代產品研發的重要基礎技術,且其理論性和需要的學科知識厚重而寬廣。

  ANSYS有限元軟體是目前CAE的主流分析軟體之一,在全球擁有最大的用戶群。2002年,ANSYS公司開發了新一代產品研發集成平臺ANSYS Workbench,其新穎的操作介面和操作思路一直深受用戶歡迎,特別是近幾年ANSYS公司兼併了CFX和FLUENT及Ansoft軟體而成為全球CAE界的巨無霸。所有的這些軟體均可集成於ANSYS Workbench 12中,可以想像ANSYS Workbench 12具有多麼強大的分析功能。

  目前,國內關於ANSYS Workbench的中文書籍極少。2009年6月9日ANSYS公司推出新版ANSYS Workbench 12,由於介面較之以前變化極大,連許多老用戶一時也很難適應。如何快速地掌握ANSYS Workbench 12並用來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一直是廣大使用者所面臨的難題。

  本書融有限元分析的基礎知識和ANSYS Workbench 12應用實例為一體,在基礎理論和工程實踐應用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全書共11章,第1章講解ANSYS Workbench 12基礎知識;第2章講解幾何建模基礎方法和實例;第3章講解在Workbench 12下的網格劃分平臺;第4~8章分別講解線性靜力結構分析、熱分析、動力學分析、線性屈曲分析和結構非線性分析;第9章講解如何在Workbench 12中進行優化分析;第10章講解流體動力學分析;第11章是多物理場耦合分析的綜合應用,主要包括不同物理場耦合技術在當今產品研發中的應用,這些都反映了當今國際上模擬技術發展的最新應用成果。

本書特色

�隉@本書的實例均來自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很多實例讀者稍微修改就能解決相關工程中類似的科研和工程問題。

�隉@為了提高讀者的學習效率,操作步驟統一在圖形上作了標注,這樣讀圖就可以理解操作的內涵。

�隉@本書儘量簡化有限元理論知識的講解,只把必知必會的內容簡明扼要地提出來,特別注重對ANSYS Workbench 12應用技巧的講解。

�隉@全書貫穿了大量靜力學、熱分析、動力學分析、屈曲分析、結構分析、優化設計、流體動力學以及多物理場耦合分析的實例。針對ANSYS Workbench 12的分析強項,特別細緻地講解了多物理場耦合分析的四大綜合實例。

�� 配套一張DVD光碟的模型檔,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讀者的學習效率。

讀者對象

  本書可作為機械、土木、工程力學、能源、電子通信、航空航太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廣大研究生和教師的參考書及教學用書,亦可供相關領域從事產品設計、模擬與優化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廣大CAE愛好者學習參考。

本書寫作與分工

  本書由浦廣益編著,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廣大師生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謝意。感謝盛輝和浦澄夕對本書給予的幫助。參與本書具體工作的還包括陳軍、陳鯤、陳爭航、鄧海濤、郭敏、李平、吳豔、虞曉東、朱誠、劉利平、李偉、路錦正、劉道軍、景小燕、詹福宇、傅茂林、謝韻、劉正君、李佳等。寫作過程很辛苦,非常感謝家人在寫作中給與的理解和支持。

  由於時間倉促,加之本書內容新、書中涉及面廣及作者水準有限, 書中不足甚至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如有疑問可以發E-mail至sharepub@126.com。

  作者

  2010年8月
內容簡介:

目錄:

前言

第1章 ANSYS Workbench 12基? 1
1.1 ANSYS Workbench 12概述 1
1.1.1 几何体模型与网格划分 2
1.1.2 多物理? 2
1.1.3 流体?力? 2
1.1.4 仿真?程及?据管理 2
1.1.5 ?式?力? 3
1.2 ANSYS Workbench 12的??流程 3
1.2.1 ANSYS Workbench 12支持的?用 3
1.2.2 ??ANSYS Workbench 12的方法 4
1.2.3 ANSYS Workbench 12的用?界面(GUI) 5
1.3 ANSYS Workbench 12的文件管理 7
1.4 本章小? 8

第2章 ANSYS Workbench几何建模 9
2.1 几何建模基? 9
2.1.1 熟悉DesignModeler 12建模平台 9
2.1.2 DesignModeler的鼠?操作 12
2.1.3 DesignModeler的插入特征 13
2.1.4 特征抑制 13
2.1.5 Go To特征 14
2.2 草?模式 14
2.2.1 ?入草? 14
2.2.2 ?建新平面 14
2.2.3 ?建草? 15
2.2.4 几何模型的??性 16
2.3 3D几何体的生成 16
2.3.1 多体部件体(Multi-body Parts) 17
2.3.2 表面印?(Imprint Faces) 19
2.3.3 填充(Fill)和包?(Enclosure)操作 21
2.4 DesignModeler与外部CAD?件 22
2.5 DesignModeler?例分析 23
2.6 概念建模 26
2.6.1 ??生成?体 27
2.6.2 ?草?生成? 27
2.6.3 ??生成? 27
2.6.4 ?外部曲?的坐?文件生成?体 28
2.7 概念建模?例 28
2.8 本章小? 32

第3章 网格划分 33
3.1 ??网格划分平台 33
3.2 典型网格分析 34
3.2.1 四面体网格 34
3.2.2 ?掠型网格 35
3.2.3 自?划分法(Automatic Method) 36
3.2.4 Inflation法 36
3.2.5 多域?掠型(Multizone Sweep Meshing) 36
3.2.6 Hex Dominant 网格划分 37
3.2.7 面网格划分(Surface Meshing) 37
3.3 网格划分?例 38
3.4 了解ANSYS ICEM CFD 49
3.4.1 ANSYS ICEM CFD 12?件 49
3.4.2 ANSYS ICEM CFD 12文件?型 51
3.4.3 ANSYS ICEM CFD 12主菜?及功能? 51
3.4.4 ANSYS ICEM CFD 12的工作流程 53
3.4.5 Workbench 12和ICEM CFD 12的
互??接 54
3.4.6 ICEM CFD 12的?例分析 54
3.5 本章小? 64

第4章 ?性?力?构分析 65
4.1 ?性?力分析基? 65
4.2 Workbench 12与?性?力?分析 65
4.2.1 几何模型 66
4.2.2 材料?性 66
4.2.3 ?配体 66
4.2.4 ?荷及?束 67
4.2.5 Mechanical中的常??荷 67
4.2.6 Mechanical中常?的支??束 68
4.2.7 Mechanical中的求解?? 69
4.2.8 后?理?果 70
4.3 Workbench 12?性?力?分析?例 72
4.4 本章小? 88

第5章 工程?分析 89
5.1 ?分析基? 89
5.2 ANSYS Workbench 12与?分析 90
5.2.1 几何模型 90
5.2.2 材料?性 90
5.2.3 ?配体与接触 90
5.2.4 ??荷 92
5.2.5 ??界?件 92
5.2.6 求解?? 92
5.2.7 ?果和后?理 93
5.3 ?分析?例 93
5.4 本章小? 116

第6章 ?力?分析 117
6.1 ?力?分析基? 117
6.2 模?分析基? 118
6.2.1 模?分析?程 118
6.2.2 模?分析中的几何体 119
6.2.3 建立模?分析? 119
6.2.4 ?荷和?束及求解?果 119
6.3 ???分析 121
6.3.1 ???分析?程 121
6.3.2 建立???分析? 121
6.3.3 加?????荷及求解 121
6.3.4 后?理中查看?果 123
6.4 ???分析 123
6.4.1 ???分析?程 124
6.4.2 在Workbench 12中?行???分析 124
6.5 ?机振?分析 125
6.5.1 ?机振?分析?程 125
6.5.2 在Workbench 12中?行?机振?分析 125
6.6 瞬??力?分析 126
6.6.1 瞬??力?分析?程 127
6.6.2 ??步? 127
6.6.3 几何模型 127
6.6.4 ??副 128
6.6.5 ?簧 128
6.6.6 ?荷和?束支? 129
6.6.7 阻尼 129
6.6.8 分析?置 129
6.6.9 后?理中查看?果 130
6.7 Workbench 12中的?力?模? 130
6.8 ?力??例分析 131
6.9 ?式?力??介 167
6.9.1 ANSYS 12在?式?力?中的特? 168
6.9.2 ?式?力??例 169
6.10 本章小? 177

第7章 ?性屈曲分析 178
7.1 ?性屈曲分析的基? 178
7.2 在Workbench 中?行屈曲分析 179
7.2.1 ?性屈曲分析的步? 179
7.2.2 几何模型和材料?性 179
7.2.3 接触? 179
7.2.4 ?荷和?束 180
7.2.5 屈曲分析的?目?构 180
7.2.6 求解模型 181
7.2.7 ?察?果 181
7.3 屈曲分析?例分析 182
7.4 本章小? 193

第8章 ?构非?性分析 194
8.1 非?性分析基? 194
8.1.1 几何非?性 194
8.1.2 材料非?性 195
8.1.3 接触(??)的非?性 195
8.2 超?性材料 195
8.2.1 什么是超?性体 195
8.2.2 ANSYS中的超?性体 196
8.2.3 Workbench 中曲?的?合 196
8.3 金?塑性 199
8.3.1 金?塑性概述 199
8.3.2 屈服准? 200
8.3.3 ?化准? 201
8.3.4 材料?据的?入 203
8.4 ANSYS Workbench 12中的接触非?性 205
8.4.1 接触的基本概念 205
8.4.2 Workbench中接触?型 206
8.4.3 ??/非??行? 207
8.4.4 接触工具 207
8.4.5 摩擦接触 207
8.4.6 接触?果 209
8.5 ?构非?性?例分析 209
8.6 本章小? 242

第9章 优化?? 243
9.1 Design Exploration基? 243
9.1.1 ??定? 243
9.1.2 优化方法?定 244
9.1.3 Design Explorer的特征 244
9.1.4 Design Explorer的特? 244
9.1.5 Design Explorer的用?界面 245
9.2 Design Exploration分析使用基? 246
9.2.1 ??的?置 246
9.2.2 目???优化(GDO) 247
9.2.3 ???表(Response Charts) 249
9.2.4 ????法(Design of Experiments) 250
9.2.5 6西格???(Six Sigma) 250
9.2.6 Design Explorer与APDL 251
9.3 Design Exploration分析?例 252
9.4 本章小? 269

第10章 流体?力?分析 270
10.1 CFD基? 270
10.2 ANSYS CFD 12基? 272
10.3 ANSYS CFD 12?例分析 273
10.4 本章小? 302

第11章 ANSYS Workbench 12多物理?耦合分析 303
11.1 流?腔?固定?的?力?优化 303
11.2 ?机的流—固耦合?算 323
11.3 主板的?合分析 341
11.4 ?气插件分析 356
11.5 本章小? 367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