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4/1 新書到! 3/25 新書到! 12/20新書到! 12/13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運算放大器應用技術手冊

( 簡體 字)
作者:[美]Walt類別:1. -> 電子工程 -> 電子電氣
譯者: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運算放大器應用技術手冊 3dWoo書號: 18222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不接受訂購

出版日:1/1/2009
頁數:682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不接受訂購
ISBN:9787115191823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內容簡介:

本書是運算放大器的完美闡述,從運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出發,重點介紹它在各種電子系統中的應用,還對比了無源器件選擇、電路建模與實驗板設計等各類硬件問題。書中每部分內容既有具體的電路實例,又有完整的理論分析,還包括許多珍貴的使用技巧,內容詳實,圖表豐富。
  本書的讀者群非常廣泛,既是一本適合高校師生的教學參考書,也是電路系統設計工程師案頭必備的實踐參考手冊。本書中的許多電路實例既可以直接用于課堂教學和練習,也可以用作工程電路的設計參考。
目錄:

第1章 運算放大器基礎 1
1.1 概述 2
1.1.1 理想運放的特性 2
1.1.2 標準運放反饋電路 4
1.1.3 非理想運放——有限開環增益帶來的靜態誤差 7
1.1.4 運放的共模動態范圍 10
1.1.5 雙端供電和單端供電的差別 12
1.1.6 器件選型的準則 13參考文獻 14
1.2 運放的拓撲 15
1.2.1 電流反饋型運算放大器基礎 15
1.2.2 基于真空管的電流反饋 17
參考文獻 19
1.3 運放的結構 20
1.3.1 單電源運放 20
1.3.2 運放的輸入級 21
1.3.3 輸出級 29
1.3.4 運放的工藝技術 33
參考文獻 34
1.4 運放的規格 35
1.4.1 輸入失調電壓 35
1.4.2 輸入偏置電流 39
1.4.3 輸入阻抗 41
1.4.4 調節運放的噪聲增益和信號增益 42
1.4.5 開環電壓增益及其非線性度 42
1.4.6 運放的頻率響應 45
1.4.7 運放的噪聲 51
1.4.8 運放的失真 59
1.4.9 共模抑制比和電源抑制比 59
參考文獻 63
1.5 精密運放 63
1.5.1 精密運放的直流誤差預算分析 64
1.5.2 斬波穩零型運放 65
1.5.3 斬波穩零型運放的噪聲 68
參考文獻 68
1.6 高速運放 69
1.6.1 概述 69
1.6.2 電壓反饋型運放 70
1.6.3 基于互補雙極型工藝設計電壓反饋型運放 73
1.6.4 具有“點播電流”及低功耗和高壓擺率特性的新型電壓反饋型運放結構 75
1.6.5 電流反饋型運放 76
1.6.6 運放反饋電容作用 80
1.6.7 高速電流-電壓轉換器以及反相輸入電容的影響 82
1.6.8 電壓反饋型運放與電流反饋型運放的噪聲比較 84
1.6.9 高速運放的直流特性 85
參考文獻 85

第2章 特殊放大器 87
2.1 儀表放大器 88
2.1.1 運算放大器與儀表放大器的區別 88
2.1.2 儀表放大器的定義 88
2.1.3 差分放大器(減法器) 89
2.1.4 儀表放大器的配置 91
2.1.5 儀表放大器的直流誤差源 98
2.1.6 儀表放大器的噪聲源 101
2.1.7 儀表放大器橋式放大電路的誤差預測分析 102
2.1.8 儀表放大器性能一覽表 103
2.1.9 儀表放大器的過壓保護 103
2.1.10 儀表放大器應用 104
參考文獻 107
2.2 程控增益放大器 108
2.2.1 PGA的設計問題 110
2.2.2 PGA的應用 110
參考文獻 116
2.3 隔離放大器 116
2.3.1 模擬隔離技術 116
2.3.2 數字隔離技術 119
參考文獻 122

第3章 運算放大器在數據轉換系統中的應用 123
3.1 概述 124
3.2 ADC/DAC的指標 126
3.2.1 ADC和DAC的靜態傳遞函數及直流誤差 126
3.2.2 數據轉換器中的量化噪聲 129
3.2.3 ADC的輸入參考噪聲 129
3.2.4 計算運放的輸出噪聲并與ADC的輸入參考噪聲做比較 130
3.2.5 量化和測量轉換器的動態性能 132
3.2.6 信納比與信噪比及有效位數 132
3.2.7 模擬帶寬 133
3.2.8 諧波失真、最大諧波、總諧波失真及總諧波失真加噪聲 134
3.2.9 無雜散動態范圍 134
3.2.10 雙頻交調失真 135
參考文獻 136
3.3 驅動ADC輸入端 136
3.3.1 概述 136
3.3.2 與ADC應用相關的運放主要指標 137
3.3.3 驅動高分辨率S - D型測量ADC 139
3.3.4 用于多通道數據采集系統的運放設計要點 140
3.3.5 驅動帶有可調輸入增益的單電源型數據采集ADC 140
3.3.6 驅動帶有緩沖輸入的ADC 141
3.3.7 驅動帶有緩沖的差分輸入型ADC 142
3.3.8 驅動開關電容輸入型CMOS ADC 143
3.3.9 單端ADC的驅動電路 144
3.3.10 直流耦合應用中的運放增益設定和電平平移 145
3.3.11 驅動差分輸入型ADC 146
3.3.12 利用差分放大器驅動ADC 148
3.3.13 過壓保護設計 150
參考文獻 151
3.4 驅動ADC/DAC的參考輸入 151
3.5 緩沖DAC的輸出 154
3.5.1 通用準則 154
3.5.2 差分至單端的轉換技巧 154
3.5.3 單端電流-電壓轉換器 156
3.5.4 差分電流-差分電壓的轉換 157
3.5.5 用于音頻DAC的有源低通濾波器 158
參考文獻 158

第4章 傳感器信號調理 159
4.1 概述 160
4.2 電橋電路 162
4.2.1 電橋電路概述 162
4.2.2 放大和線性化電橋的輸出 166
4.2.3 驅動遠程電橋 169
4.2.4 系統失調最小化 172
參考文獻 174
4.3 應變、力、壓力和流量的測量 174
4.3.1 應變計 174
4.3.2 電橋的信號調理電路 178
參考文獻 181
4.4 高阻抗傳感器 181
4.4.1 光電二極管前置放大器設計 182
4.4.2 前置放大器的失調電壓及漂移的分析 188
4.4.3 熱電電壓對輸入失調電壓的影響 189
4.4.4 前置放大器的交流設計、帶寬和穩定性 189
4.4.5 光電二極管前置放大器的噪聲分析 191
4.4.6 輸入電壓噪聲 192
4.4.7 光電二極管電路的折中 194
4.4.8 高速光電二極管I/V轉換器的校正設計 194
4.4.9 寬帶光電二極管I/V轉換器中運放的選型 195
4.4.10 高速光電二極管前置放大器設計 195
4.4.11 高速光電二極管前置放大器的噪聲分析 196
4.4.12 高阻抗電荷輸出傳感器 197
4.4.13 低噪聲電荷放大電路 198
4.4.14 為減小偏置電流而降壓工作的40dB增益壓電傳感器放大電路 199
4.4.15 水聽器 199
4.4.16 JFET型運放和雙極型運放的性能對比 200
4.4.17 pH值探測器的緩沖放大器 200
參考文獻 201
4.5 溫度傳感器 201
4.5.1 熱電偶原理和冷結點補償 202
4.5.2 單片熱電偶信號調理器 207
4.5.3 電阻溫度檢測器 208
4.5.4 熱敏電阻 210
4.5.5 半導體溫度傳感器 212
參考文獻 217

第5章 模擬濾波器 219
5.1 概述 220
5.2 傳遞函數 221
5.2.1 s平面 221
5.2.2 F0和Q 223
5.2.3 相位響應 227
5.2.4 非線性相位效應 229
5.3 時域響應 230
5.3.1 沖激響應 230
5.3.2 階躍響應 231
5.4 標準響應 231
5.4.1 巴特沃思濾波器 231
5.4.2 切比雪夫濾波器 232
5.4.3 貝塞爾濾波器 233
5.4.4 等紋波誤差線性相位濾波器 233
5.4.5 過渡濾波器 233
5.4.6 全極點濾波器響應比較 234
5.4.7 橢圓濾波器 234
5.4.8 切比雪夫阻帶最大平坦延遲濾波器 235
5.4.9 逆切比雪夫濾波器 235
5.4.10 使用原型濾波器響應曲線 236
5.5 頻率變換 253
5.5.1 低通-高通 253
5.5.2 低通-帶通 254
5.5.3 低通-帶阻(陷波濾波器) 256
5.5.4 低通-全通 258
5.6 濾波器實現 258
5.6.1 單極點RC濾波電路 259
5.6.2 無源LC濾波電路 259
5.6.3 積分器濾波電路 261
5.6.4 通用阻抗變換器濾波電路 261
5.6.5 有源電感濾波電路 261
5.6.6 頻率相關負電阻濾波電路 262
5.6.7 薩倫·基濾波電路 263
5.6.8 多反饋濾波電路 265
5.6.9 狀態變量濾波電路 266
5.6.10 四次冪濾波電路 267
5.6.11 雙放大器帶通濾波電路 268
5.6.12 雙-T陷波電路 268
5.6.13 Bainter陷波電路 269
5.6.14 Boctor陷波電路 269
5.6.15 “1-BP”陷波電路 270
5.6.16 一階全通濾波器 271
5.6.17 二階全通濾波器 271
5.7 濾波器設計實踐 291
5.7.1 無源元件(電阻、電容、電感) 291
5.7.2 濾波器有源元件(運放)局限性 294
5.8 設計實例 298
5.8.1 抗混疊濾波器 298
5.8.2 變換過程 303
5.8.3 CD重構濾波器 306
5.8.4 數字編程狀態變量濾波器 308
5.8.5 60Hz陷波器 311
參考文獻 312

第6章 信號放大器 315
6.1 音頻放大器 316
6.1.1 音頻前置放大器 316
6.1.2 麥克風前置放大器 316
6.1.3 RIAA聲音前置放大器 323
6.1.4 音頻線纜電路 336
6.2 緩沖放大器及驅動電容負載 375
6.2.1 緩沖放大器 375
6.2.2 驅動電容負載 378
參考文獻 384
6.3 視頻放大器 384
6.3.1 視頻信號及其規范 384
6.3.2 差分增益與差分相位規格 386
6.3.3 圖形顯示系統的視頻格式 387
6.3.4 視頻應用中的帶寬 387
6.3.5 視頻信號傳輸 390
6.3.6 傳輸線纜驅動器測試 391
6.3.7 視頻線纜驅動器 394
6.3.8 差分線纜驅動器/接收器 395
6.3.9 高速鉗位放大器 403
6.3.10 高速視頻復用 406
6.3.11 集成視頻復用器與交叉開關 409
6.3.12 單電源視頻應用 411
參考文獻 416
6.4 通信放大器 417
6.4.1 通信專用指標 417
6.4.2 失真指標 417
6.4.3 噪聲指標 421
6.4.4 自動增益控制中的可變增益放大器 427
6.4.5 壓控放大器 428
6.4.6 用于CATV上行數據線纜驅動器的數控可變增益放大器 430
6.4.7 xDSL上行數據線纜驅動器 432
參考文獻 434
6.5 放大器創新應用 434
6.5.1 高效線纜驅動器 434
6.5.2 簡單寬帶噪聲發生器 435
6.5.3 單電源半波與全波整流器 437
6.5.4 并聯放大器穩定驅動負載 437
6.5.5 多電源系統的掉電順序電路 439
6.5.6 基于AD8037鉗位放大器的可編程脈沖發生器 440
6.5.7 基于AD8037鉗位放大器的全波整流器 441
6.5.8 基于AD8037鉗位放大器的幅度調制器 442
6.5.9 基于AD8037鉗位放大器的同步插入器 443
6.5.10 基于AD8037鉗位放大器的分段線性放大器 444
6.5.11 基于AD830有源反饋放大器的積分器 445
6.5.12 290MHz增益——帶寬儀表放大器 446
6.5.13 任意步進衰減量的可編程增益放大器 447
6.5.14 寬帶儀表放大器 448
6.5.15 負阻抗緩沖器 449
6.5.16 交叉耦合儀表放大器提供更強的CMR 450
參考文獻 451
6.6 復合放大器 451
6.6.1 多運放復合放大器 452
6.6.2 升壓輸出復合放大器 454
6.6.3 增益提升型輸入復合放大器 457
6.6.4 Nostalgia 復合運算放大器 465
參考文獻 466

第7章 硬件和基本設計技術 467
7.1 無源器件 468
7.1.1 引言 468
7.1.2 電容 468
7.1.3 電阻和電位計 472
7.1.4 電感 478
7.1.5 不要忽視任何事情 481
參考文獻 482
7.2 PCB設計要點 482
7.2.1 導體的電阻 483
7.2.2 信號引線上的壓降——“開爾文”反饋 484
7.2.3 信號回路電流 485
7.2.4 雜散電容 496
參考文獻 499
7.3 運放的電源系統 499
7.3.1 線性集成穩壓芯片 500
7.3.2 關于線性穩壓電源的基本知識 500
7.3.3 無源器件 502
7.3.4 基于可調型穩壓芯片的±15V穩壓器 502
7.3.5 低壓差型穩壓器的結構 503
7.3.6 電荷泵型電壓轉換器 506
7.3.7 非穩壓的反相器和倍增器型電荷泵 506
7.3.8 輸出穩壓的電荷泵型電壓轉換器 507
7.3.9 在開關電源后使用線性后穩壓器 508
7.3.10 電源降噪和濾波 509
7.3.11 電容器 509
7.3.12 鐵氧體磁芯 511
參考文獻 515
7.4 運放的保護 515
7.4.1 電路內過壓保護 516
7.4.2 鉗位二極管的漏電流 517
7.4.3 一種靈活的電壓跟隨保護電路 518
7.4.4 運用CMOS型通道保護器實現共模過壓保護 519
7.4.5 反相放大電路的保護策略 520
7.4.6 放大器輸出電壓的相位翻轉 521
7.4.7 限制輸出相位翻轉 522
7.4.8 防止儀表放大器過壓 524
7.4.9 電路外過壓保護 526
7.4.10 ESD模型和測試 529
參考文獻 531
7.5 散熱設計 532
7.5.1 熱學基礎 533
7.5.2 散熱片 534
參考文獻 537
7.6 EMI/RFI設計 537
7.6.1 EMI/RFI機理 538
7.6.2 EMI噪聲源 538
7.6.3 EMI耦合通道 538
7.6.4 近場干擾引起的噪聲 540
7.6.5 無源器件:應對EMI的技術 541
7.6.6 屏蔽概念的回顧 542
7.6.7 輸入級RFI的整流靈敏度 546
7.6.8 背景:運放和儀表放大器的RFI整流靈敏度測試 547
7.6.9 一個分析方法:BJT的RFI整流 548
7.6.10 減小運放和儀表放大器電路的RFI整流 549
7.6.11 運放的輸入端 549
7.6.12 儀表放大器的輸入端 550
7.6.13 放大器的輸出端和EMI/RFI 552
7.6.14 PCB的EMI/RFI保護設計 552
7.6.15 認真選擇邏輯器件 553
7.6.16 認真設計PCB 553
7.6.17 設計阻抗受控的PCB導線 553
7.6.18 微帶型PCB傳輸線 554
7.6.19 微帶線的重要準則 554
7.6.20 對稱的帶狀PCB傳輸線 555
7.6.21 嵌入式走線的優缺點 556
7.6.22 傳輸線的端接準則 556
參考文獻 557
7.7 仿真、實驗板測試和原型板測試 558
7.7.1 模擬電路仿真 558
7.7.2 宏模型和微模型 559
7.7.3 ADSpice中運放的宏模型 559
7.7.4 輸入和增益/極點級 560
7.7.5 頻率整形級 561
7.7.6 宏模型的輸出級 561
7.7.7 瞬態響應建模 562
7.7.8 噪聲模型 563
7.7.9 電流反饋型放大器模型 564
7.7.10 仿真不能取代實驗板實驗 565
7.7.11 使用仿真工具是明智的選擇 565
7.7.12 認識模型 566
7.7.13 理解PCB的寄生效應 566
7.7.14 仿真可以加快設計周期 567
7.7.15 SPICE的支持 567
7.7.16 模型支持 567
7.7.17 實驗板和原型板測試技術 568
7.7.18 死蟲原型板 568
7.7.19 焊接型原型板 569
7.7.20 碾磨PCB型原型板 570
7.7.21 插座的注意事項 571
7.7.22 原型板的其他要點 572
7.7.23 評估板 572
7.7.24 通用的運放評估板 572
7.7.25 專用的運放評估板 572
7.7.26 總結 573
參考文獻 573

第8章 運算放大器的發展歷史 575
8.1 概述 577
8.1.1 為運算放大器搭建平臺 577
8.1.2 Black的反饋放大器 577
參考文獻 579
8.2 真空管運算放大器 580
8.2.1 差分放大器技術的發展 580
8.2.2 運算放大器和模擬計算的發展 583
8.2.3 運算放大器命名 585
8.2.4 真空管運算放大器的發展 586
參考文獻 591
8.3 固態模塊和混合運算放大器 594
8.3.1 晶體管的誕生 594
8.3.2 集成電路的誕生 595
8.3.3 平面工藝 595
8.3.4 固態模塊和混合運算放大器設計 696
參考文獻 603
8.4 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 605
8.4.1 單片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的誕生 605
8.4.2 超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從LM108到OP97 610
8.4.3 精密型雙極性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從mA725到OP07系列 613
8.4.4 精密型JFET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從AD503到AD820/ AD822/AD824/AD823系列 617
參考文獻 622

索引 627
ADI公司器件索引 677
標準器件索引 681
序: